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统计局发布关于居民现金收入的说明

2009年08月07日09:28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关于上半年农村居民现金收入的说明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

  一、调查制度及数据收集方法

  农村居民收入调查的抽样设计采取严格的概率抽样方法,在确保样本量对全国及省一级有代表性的前提下,即在95%的概率把握程度下将核心指标的相对误差控制在3%以内,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抽选调查户样本。
在全国共抽取了6.8万个样本农户,样本分布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857个县中(占全国县市数量的三分之一强),覆盖了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村住户,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调查方案的制定参考联合国住户调查能力方案,指标体系与国际接轨,样本网点定期轮换并由国家统一管理,不得随意更换样本,调查由国家统计局直属调查总队进行。

  数据采集和上报步骤:

  步骤一:数据采集。抽中的农村住户按照国家统计局统一编制的账本和要求,将每天发生的收入支出分具体细项按发生的时间顺序逐项登记在账本上,形成农村住户调查的原始资料。

  步骤二:县级调查队数据初审录入。县级调查队每月收取调查户的账本,对原始账目进行审核、编码和录入,并按季度上报给国家统计局省级调查总队。

  步骤三:省级调查总队审核数据。省级调查总队对调查数据进行进一步审核,然后将分户调查数据上报国家统计局。

  步骤四:国家超级汇总。国家统计局对各地上报的调查户原始调查数据进行超级汇总,生成分省和全国农村居民收入等数据,并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然后将结果反馈给各省并发布。

  以上数据采集过程表明,农村居民收入数据有一套严格而规范的方法制度和程序,有效的控制了数据质量,避免了中间环节的干扰。因此,调查方法是科学的,数据采集是规范的,样本是有代表性的,调查制度是与国际接轨的。

  二、上半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情况的分析

  (一)受金融危机影响,上半年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速大幅回落

  上半年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人均2733元,同比增加205元,增长8.1%,增速同比下降11.7个百分点,增速为近六年来最低。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速下降9.5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收入增速下降13.4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增速下降14.1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增速下降8.7个百分点。上半年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速的大幅回落,说明金融危机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二)增长8.1%的原因分析

  上半年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人均增加205元,增长8.1%,分项看:

  1、工资性收入人均954元,增加74元,增长8.4%,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6.2%,拉动收入增长2.9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央及各地加大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的投资力度,拉动了本地务工及外出务工形势的逐步好转。上半年农村居民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467元,增加37元,增长8.6%;外出务工收入人均382元,增加27元,增长7.7%;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105元,增加10元,增长10.2%。

  2、家庭经营收入人均1512元,增加79元,增长5.5%,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8.4%,拉动收入增长3.1个百分点。上半年由于猪肉等价格的大幅下跌,导致农村居民出售牧业产品得到的现金收入人均减少38元,下降8.4%。农村居民出售种植业产品的现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人均达651元,增加76元,增长13.1%。此外非农产业生产经营保持稳定增长,人均369元,增加33元,增长9.8%。

  3、财产性现金收入人均78元,增加7元,增长9.9%,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贡献率为3.4%,拉动收入增长0.3个百分点。受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加快的影响,农村居民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人均13元,增加2元,增长21.4%;土地征用补偿收入人均20元,增加2元,增长9.7%;租金收入人均22元,增加2元,增长12.8%。

  4、转移性现金收入人均189元,增加45元,增长31.4%,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贡献率为22%,拉动收入增长1.8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的大幅增加的原因:第一,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继续加大和提前到位,上半年农村居民获得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项补贴”人均达57元,增加18元;第二,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政策范围进一步扩大,中央今年提高了农村学校公用经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标准,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并逐渐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仅报销医疗费和领取最低生活保障两项就使人均增收6元。第三、离退休金、养老金及救灾款等增加较多,其中,离退休金、养老金人均增加10元,救灾款人均增加5元。

  2009年上半年农村居民现金收入情况

  金额

  (元/人)同比增加(元/人)同比增长

  (%)各项收入对现金收入增长贡献率(%)增速同比

  下降百分点

  现金收入2733 205 8.110011.7

  1、工资性收入954 74 8.436.29.5

  2、家庭经营收入1512 79 5.538.413.4

  3、财产性收入78 7 9.93.414.1

  4、转移性收入189 45 31.422.08.7

  (三)农村居民收入数据与其他相关数据的比较

  1、与消费支出的比较。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数据与收入数据高度相关,并且住户不会多报、外界不太关注,相对不受干扰。上半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现金支出人均1634元,增加149元,增长10.0%,增速比收入高1.9个百分点。

  2、与贫困县收入的比较。一般来讲,扶贫重点县主观上没有抬高收入增速的动机。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贫困监测调查显示,上半年扶贫重点县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人均1392元,增加119元,增长9.3%。这一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

  上述分析说明,上半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8.1%是有现实支撑的,调查结果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与其他相关数据是匹配的,也是中央为应对金融危机加大了惠农利农政策的体现。

  三、确保农村居民收入数据质量的措施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高度重视农村居民收入统计调查工作,已经并将陆续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农村居民收入数据质量,主要包括:

  (一)加强对农村住户样本网点的监管工作,禁止随意换点换户,确保调查样本的代表性。

  (二)对调查流程实施规范化管理。2007年重新修订下发了《农村统计调查基层基础建设网点管理办法》,对农民居民收入数据调查的各个环节,从样本抽选开始,到住户记账、数据采集、数据录入和审核、数据汇总、数据发布等,制定了统一的操作规程和工作规范,通过对调查流程的管理,实现对数据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三)规范基层基础工作检查。采取各地自查、国家抽查的方式,每年对基层基础工作进行检查。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基础工作检查方案,提高对农村居民收入数据的检查的针对性和力度,从源头上强化基础工作。

  (四)加强数据审核和评估。要求省级调查总队加大对原始调查结果的审核力度,提高源头数据质量;国家统计局将进一步完善农民收入等数据质量评估办法,加大数据逻辑性、协调性的评估,以客观反映农民增收的形势。

  
   关于上半年城镇居民收入的说明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

  一、样本抽选及数据采集方法

  城镇住户调查利用抽样调查方法,在全国随机抽选了479个市(县),65000户城镇居民记账户。样本抽选方法如下:

  (一)调查市县的确定。调查城市和县采用划类选点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

  (二)记账户的确定。采用的是两相抽样法,即先进行扩大10倍的大样本调查,以获得调查户的基本资料;然后利用大样本调查的基础资料进行第二相抽样,随机等距抽选出小样本作为记账户。

  记账户被抽中后,要按日逐笔记录收支,调查员每月下旬上门收取日记账本,并负责审核、编码和录入工作,督导员核实调查数据,发现错误予以纠正,市、县调查队审核无误后上报省级调查总队,再由省级调查总队进一步审核后报国家统计局进行超级汇总,得出居民收支数据。

  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每三年进行一次大样本调查,每年轮换三分之一的记账户。

  因此,城镇居民收支调查的制度方法是科学的、与国际接轨的,操作是规范的,样本是有充分代表性的。

  二、上半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分析

  (一)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回落明显

  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667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8%,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是近六年来同期增长幅度最低的(见表1),这反映了金融危机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冲击。

  表1 2004--2009年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名义增长速度

  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481353745997705280658856

  名义增速(%)11.911.711.617.614.49.8

  (二)收入增长情况分析

  1、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6394元,增长11.1%,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41元(见表2),月人均增加107元。工资性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部分,占总收入的66.1%,拉动总收入增长了7.4个百分点。

  上半年工资性收入增长主要是由政策性增资引起的:

  (1)根据国家关于“事业单位从2008年5月起兑现绩效工资,从2006年7月1日补发”的有关规定,各地一般从2008年底或2009年初落实该政策,大量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人员和中小学教师陆续增加、补发工资,从而带动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

  表2 2009年上半年收入构成情况

  单位:元

  2009年2008年增量

  家庭总收入966786661001

  其中:可支配收入88568065791

  ㈠工资性收入63945753641

  ㈡经营净收入77874929

  ㈢财产性收入22220419

  ㈣转移性收入22731960313

  (2)2007年开始实施的规范津补贴的工资改革,各地落实政策时间不一,特别是各地市、县(区)一级真正落实到位一般是在2008年下半年或者2009年上半年。

  2、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转移性收入2273元,增长16.0%,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13元,月人均增加52元。其占总收入的比重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9个百分点,占总收入的比重为23.5%,拉动总收入增长3.6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1)2008年底,中央出台自2009年1月1日起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规定,对于2008年12月31日前已经办理退休手续人员,按照当地2008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调整标准,全国平均大致是人均增加110元养老金。

  各地政府纷纷采取各项措施,切实落实该项政策,从而使各地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工资和养老金出现较快增长,上半年人均1790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5%,占总收入的比重为18.5%,比去年增加0.6个百分点。

  (2)政府转移性支付力度加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扩大,增加了对无收入、无社保群体的救助范围和力度,社会救济收入增长22.5%。

  (3)部分地区调高了各类社会保障标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4%。

  3、经营净收入增长缓慢。受金融危机影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经营净收入778元,增长3.9%,比上年同期仅增加了29元,其占总收入的比重比去年同期降低0.6个百分点,只占总收入的8.0%,仅拉动总收入增长0.3个百分点。

  4、财产性收入增长平稳。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财产性收入222元,增长9.1%,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9元。财产性收入增长主要是股市、楼市回暖,免征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所致。

  (三)与相关数据的比较

  1、与居民储蓄存款数据比较。在国家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高个税起征点等政策的影响下,城镇居民收入仍在稳步增长,这与其它有关数据也是相匹配的。根据人民银行的数据,截至6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36万亿元,比2008年底增长了14.2%,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8.2%。

  2、与个税收入数据比较。当前,虽然个人所得税增速低于可支配收入增速,但并不能简单的认为可支配收入增速是不符合实际的,原因如下:

  (1)2008年3月起个税起征点提高。

  (2)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投资者取得的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3)转移性收入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4)一些低收入居民即使收入大幅增加,仍在起征点之下。

  上述因素虽然减少了或不增加国家个税收入,但却恰恰提高了城镇居民收入,这也是中央为应对金融危机、让利于民,加大保民生政策力度的体现。因此,简单地用个人所得税增速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进行比较是不科学的。

  以上分析表明,上半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是有支撑的,反映了客观实际。

  三、提高数据质量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城镇住户调查始终将数据质量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在日常调查工作中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基层基础工作流程,建立了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和检查制度,主要有《城镇住户调查基础工作规则》、《城镇住户数据质量检查办法》、《城镇住户调查专业考评办法》等。

  (一)近期在提高数据质量方面所做的工作

  为切实提高数据质量,国家统计局上半年陆续下发了《关于做好近期城镇住户调查工作的几点要求》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评估工作的几点意见》两个通知,着手从源头上保证住户数据的准确性。

  1、建立数据反馈制度

  规定各调查市、县(区)在每个季度的数据处理完成后,以书面形式向每个记账户反馈分月的主要收支指标数据。如果记账户发现与原账本数据有出入,可直接向国家统计局举报。

  2、完善数据评估制度

  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名义增长速度超过一定幅度的省(区、市)须向国家统计局提交数据评估材料,上报的数据评估材料应包括数据评估分析报告、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评估分析表以及与收支变动相关的政策复印件。评估分析报告要求各调查市、县(区)要按收入来源逐项分析增长因素及其影响的程度,受惠人群的比例,拉动总体的幅度。政策复印件无法提供者,由省级调查总队派人实地检查核实。

  此外,对一些数据波动较大的市县(区)必须向国家统计局上报流水账或日记账本、调查户地址及电话号码一览表,以备国家实地抽查。

  3、开展严格的数据质量检查

  数据汇总后,国家统计局在审核数据评估材料后,根据数据质量情况派检查组赴有关调查市县进行深入的检查核实。

  4、保证常规调查样本的代表性

  国家统计局每年对各省(区、市)及36个大中城市的样本代表性进行细致的分析。若收支变动异常是由于样本轮换后样本代表性的变化所致,各地应详细分析并解释样本代表性发生变化的原因及改正措施。对存在问题的调查市、县(区),责成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

  (二)进一步提高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质量的措施

  国家统计局将着重加强对数据采集环节的监管,从源头上保证数据质量。

  1、建立数据质量检查常规化制度

  每季度数据汇总后,国家统计局将抽选部分基层住户调查业务骨干,组成检查组,对数据变动异常的调查市、县(区)进行检查、评估,使数据质量检查制度常规化。

  2、完善数据反馈制度

  根据一、二季度数据反馈制度的试行情况,国家统计局下一步将根据各地在试行该制度中所摸索到的经验和所遇到的问题,认真进行总结,进一步完善数据反馈制度。

  3、加强数据质量评估工作

  城镇住户调查将采用多种方法开展数据质量评估。要细化数据评估标准,充分利用行政记录和其他统计数据来分析评估住户调查数据。

  4、加强基层业务工作规范化建设

  国家统计局将从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入手,实现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标准化,以规范基层调查信息采集流程,修订调查员手册和督导员手册,推动计算机或手机记账,提高源头数据质量,保证基层调查资料的准确性。

   关于上半年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说明

  国家统计局人口就业司

  一、工资统计制度及数据收集方法

  (一)平均工资的定义。国家统计局按年度和季度统计的“职工平均工资”数据,是根据“劳动统计报表制度”开展的。平均工资是职工工资总额除以同期职工平均人数。

  (二)工资的构成。根据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是指单位以货币或实物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内容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个部分。根据国际惯例,上述六项包括了单位代扣、代缴的职工个人应交纳的社会保险金和个人收入所得税。

  (三)统计范围。工资统计的范围包括城镇国有单位、集体单位和股份合作、联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单位。不包括私营单位、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

  (四)数据收集方法。工资统计数据的生产过程是由各级统计局按照季度、年度等时间要求,向全国约160万家城镇单位布置统计报表,各单位填写后报县级统计局,然后逐级汇总上报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负责对省级数据的审核、汇总、评估并发布全国数据。

  二、上半年平均工资增长情况的分析

  (一)平均工资增速大幅回落

  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638元,与去年同期的12964元相比,增加了1674元,增长12.9%,同比增幅回落5.1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平均工资增幅为2001年以来最低,说明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

  由于工资增长的相对刚性,造成了工资增长并不像其他经济指标那样迅速下降。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中,处于工资低端的岗位和企业减少,而处于工资高端的岗位和企业变化较小,也是造成平均工资数据仍然上升的一个原因。

  (二)机关事业单位平均工资增幅快于企业

  上半年,机关平均工资增幅为15.1%,事业为14.7%,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政策因素是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增长的主要原因,如机关行政单位工资调整和津补贴规范目前在逐步兑现;教育部门关于各级学校教师的工资水平不得低于当地同级别公务员工资的政策出台后,今年上半年教育行业平均工资增长16.1%。

  上半年,企业平均工资增长11.9%,低于全国平均增速。其中,就业人员较多的制造业(占28.5%)平均工资增速为8.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为9.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9.4%;增速较高的行业有,批发零售业15.6%,采矿业14.8%,金融业12.5%,建筑业12.3%,房地产业12.2%。

  根据测算,在全国平均工资增长12.9%中,企业贡献了7.9个百分点,事业3.5个百分点,机关1.5个百分点。

  三、关于扩大工资统计范围问题

  现行工资统计制度确实存在缺欠,主要是统计范围过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只分国有和集体,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们已相继补充了股份制、外资等类型的单位,但仍没有将城镇私营单位、个体工商户纳入工资统计。国家统计局已经认识到这方面的问题,从2006年开始进行工资统计制度改革,已经对城镇私营单位工资统计开展了试点,2008年私营单位的数据已经有了初步结果。由于平均工资是社会保障和国家赔偿等政策的主要依据,目前我们就私营单位工资数据的使用和公布问题,正在与有关部委协商。

  关于如何对雇工人数较多的个体工商户进行工资统计,我局也正在加紧研究。

  四、能否发布按岗位和职业分组的工资统计数据

  按照现行统计方法,工资统计是按单位统计,没有按岗位进行统计。从国外看,有的国家建立了单独的薪酬统计调查制度,定期收集个人的工资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信息,用以反映不同岗位劳动力的平均价位。我国还没有建立这样专门的统计制度,所以现在还不能提供分岗位、分职业的平均工资。

  五、能否发布“中位数”或“众数”

  如果能够发布“工资水平中位数”或者“工资水平众数”,更便于公众理解平均工资及其变化情况。但是如果要计算中位数或众数,就需要对每一个个人的工资收入进行排序或归类。国家统计局现行工资统计制度还无法做到这一点。

  六、提高工资统计数据质量的措施

  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加强对数据源头的质量控制

  1、加强企业统计基础建设,指导、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和完善工资统计台帐;

  2、加强统计方法改革,更多地采用网上直报技术,减少中间环节;

  3、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对违反《统计法》和工资统计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

  4、加强对基层单位数据的审核,发现问题返回重报。

  第二,加强数据评估

  利用有关部门行政记录进行比对,验证工资统计数据的合理性;与历史资料进行纵向比对,避免趋势性差错;结合当地经济形势的发展及新出台的各种分配政策进行综合评估。



(责任编辑:董丽玲)
[我来说两句]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