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盘连续三天的调整中,深证成指大跌7.2%,而
中国中期股价却逆市而动,大涨17.3%,“期货第一股”的光芒再次闪烁。伴随股价的雄起,中国中期重启定向增发的传闻也流传开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中期相关人士明确表示,传闻不实,公司目前没有重启定向增发的计划。
然而,一位接近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下称国际期货)的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国际期货的内部整合已提到议事日程,正开始酝酿。
游资主导股价逆市大涨 上周三,中国中期小幅高开后便一路强势上攻,不到10点半就封住涨停;午后虽一度打开涨停,最终在巨量买单推动下站稳涨停板,换手率20.12%,创上市以来的天量。
深交所公开信息显示,参与中国中期炒作的主力资金来源于游资,买卖席位全部来自于著名的游资营业部。前5名买入席位共计买入1.30亿元,其中
长江证券武汉友谊路营业部、东吴证券杭州文晖路营业部、中信建投证券武汉市中北路营业部和招商证券杭州文三路营业部各买入0.38亿元、0.26亿元、0.24亿元和0.21亿元。
上周四,中国中期股价再次强势上涨并触及涨停,收盘涨幅回落至3.45%。上周五股价维持横盘整理。
6月以来,该公司陆续受到第二、三大股东连续减持利空消息的袭击:6月5日至11日,其第三大股东骏益投资悉数减持所持公司股份;而第二大股东嘉利科技也在持续地减持,据统计,在短短2个月时间内,嘉利科技陆续减持了近1400万股股份,致使其持股比例下降为8.20%。
国际期货内部酝酿整合 2008年5月29日,中国中期“决定撤销本次非公开发行方案”的一纸公告暂时打断了其打造“期货第一股”的梦想。
之前的2008年2月29日中国中期公告,拟向非特定对象公开发行不超过1.4亿股A股,计划募资总额不超过25亿元资金。此番定向发行,中国中期拟收购中国国际期货和中期嘉合期货两家经纪有限公司,并增资中期期货有限公司。预计收购完成后,中国中期将分别持有国际期货、中期嘉合、中期期货3家期货公司90.83%、94.97%和99.40%股权,均达到绝对控股地位。
然而,由于不符合证监会“一参一控”的规定,中国中期随后决定撤销定向增发方案。因此,如果中国中期重启定向增发,前提条件是必需符合证监会“一参一控”的规定。
国际期货成立于1992年,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营运最规范的大型期货公司之一。总部位于深圳,下设武汉营业部、武昌营业部、厦门营业部、郑州营业部、大连营业部、广州营业部、宁波营业部、上海营业部、北京营业部、深圳罗湖东路营业部等十二家分支机构及香港分公司。
国际期货年度业务总量已经占国内期货市场全年业务量的5%左右。从2002年至今,连续七年实现全国期货成交量和成交金额排名第一,2006年、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三年荣获深圳市金融创新三等奖,2006年获得“CBN中国金融品牌价值榜”综合排名三十强等荣誉。
一位接近中国国际期货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中国国际期货正在酝酿内部的整合,具体的整合方案还没有理出头绪。”
他分析称,由于涉及到今后将国际期货装入到中国中期的运作平台中,牵扯的面较广,整合所需要的时间难以预期,估计今年难以成行。内部整合完毕后,才会考虑如何将中国国际期货装入中国中期,实现整体上市的目标。
“一参一控”路径猜想 中国中期再整期货业务的路径,目前还是个谜。不过,由于国际期货在业界的影响巨大,而且也是中国期货行业的旗舰,因此,国际期货被注入似乎几无悬念,关键在于采取怎样的创新方式。按照中国中期董事会的表述,收购期货公司仍旧可能采取增发新股的方式。中国中期表示,为了最大限度满足期货经营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公司将通过增发扩股等多种途径增大在期货行业中的投入。
目前情况而言,中国中期控股中期期货,参股中国国际期货。中国中期的第一大股东恒利创新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此次增资持有89%的中国国际期货的股权,只要对中期期货参股,将上市平台中国中期所持有的中期期货的股权稀释到参股水平,再由中国中期对大股东所持有的中国国际期货89%的股权进行定向增发。
目前大股东恒利创新投资公司持有中国中期23.5%的股份,通过定向增发,其所持有的中国中期股份将达到50%以上的绝对控股的程度。
最终,中国中期的结构由原来的第一大股东恒利创新投资公司持股23.5%,同时参股国际期货控股中期期货,转变为第一大股东恒利创新投资公司持股50%以上,同时控股国际期货参股中期期货。
如此一来,规避了证监会“一参一控”的规定,最终上市平台中国中期实质上就等于国际期货借壳上市。
8月7日中国中期公告:证监会核准中国国际期货股权变更。国际期货注册资本由1.1亿元变更为2.2亿元,新增的注册资本由恒利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以现金方式认缴,出资1.96亿元,占比89.06%;中国中期占比9.27%;深圳中投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占比1.67%。
由此,中国中期的持股比例有原来的18%稀释为9.27%,或许这透露了其中的信号。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