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嘉里中粮争霸包装市场 中国大米无品牌时代终结

2009年08月13日10:39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周照

  嘉里、中粮争霸包装米市场

  中国大米无品牌时代终结

  相对于食用油价格的大起大落,今年米价却涨势稳健,于是,国内外粮油巨头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大米市场。从小包装大米,到稻米基地,中粮集团与益海嘉里激烈的大米战分毫不逊于双方的食用油战争。

而食品专家从这场争斗中看到积极的一面,中国大米的无品牌时代将告终结,行业洗牌已经到来。

  今年大米淡季不淡

  每年4月到8月是粮食市场的消费淡季,终端需求下降使得价格难有较好表现。但是今年在东北主产区原粮可流通量趋紧,加上主导市场供应的国储拍卖价格一路上扬,使得近期大米市场呈现淡季不“淡”的牛市行情。

  8月6日的国家临时存储粳稻竞价销售交易会(东北地区)上,实际成交率达99.99%,而成交均价也从7月7日的2104元/吨上涨至2264元/吨,环比涨幅7.60%。市场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东北普通大米平均批发价格在每斤1.74元,较月初上涨了4分钱左右,涨幅达2.35%。

  而新兴的小包装大米的零售价格更是每星期都在涨。全国小包装大米零售价格走势图显示,自5月以来,小包装大米价格连续上涨,仅7月的四个星期里零售价格就累计上涨了5分钱/公斤。

  对于后市,信息部认为,在市场总需求下降的情况下,大米价格仍能保持强劲走势。多数商家也认为大米价格在10月份新粮上市前,仍有小幅上涨的可能。

  嘉里、中粮全面开战

  针对大米市场的持续升温,业内巨头不约而同发力小包装大米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今年上半年,中国粮油市场的一对“老冤家”益海嘉里集团与中粮集团再次在米业市场狭路相逢,两者分别将食用油的主力品牌“金龙鱼”和“福临门”作为自家小包装大米的品牌,冀望能借此复制食用油市场的传奇。

  据益海嘉里市场部人士透露,目前公司大米的铺货速度非常快。公司下半年会加快对金龙鱼大米市场流通环节的投入,每个月针对大米的广告费用的预算即达5000万元。益海嘉里的策略是,借用国内完善的食用油经销网络运行大米销售。

  益海嘉里在大米产业的布局正在暗中进行,目前已加快了对大米生产、加工、物流等方面的设置。其大米产业链从种子覆盖到加工包装整个环节。在生产基地方面,他们将首要目标锁定在了大米质量较高的东北地区,并分别以建立生产基地和贴牌生产的方式进入。

  据悉,目前由益海嘉里控股的益海佳木斯与东北农民合同种植水稻的面积达到28万亩,按照亩产1000斤计算,28万亩水稻田可以为益海佳木斯提供水稻约15万吨。益海佳木斯现有稻谷年处理能力20万吨,已经投资2.5亿元,按照规划还将投入7.5亿元建设益海佳木斯的二、三期工程,全部建成后,年稻谷处理能力将达到100万吨。上述人士坦言,大米业务已成为益海嘉里近期“最为重视”的一块。

  日前,中粮集团针锋相对地采取行动,今年9月将在黑龙江绥化市上马年加工30万吨水稻的工厂,投资将达到2亿元人民币。据了解,中粮稻谷加工项目将建在绥化市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年加工水稻30万吨。

  根据中粮控股2008年报,中粮在江西、江苏、辽宁有3座大米加工厂,每年大米产能为34万吨。今年4月,中粮集团投资40亿元的中粮天津粮油综合基地奠基,该项目建成后,将使中粮集团多增加60万吨的大米、面粉和饲料产能。由于两家都在快速扩张,中粮与益海嘉里在稻谷加工产能方面更加难分上下。

  中小企业面临淘汰

  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在今年4月份的一次会议上表示,国内大米市场整体规模达到1500亿元,市场广阔,前景巨大。益海嘉里有关负责人也说:“小包装大米占全部大米市场的份额还不到4%,但每年的增长速度却在50%以上。”显然,巨头们已对大米市场燃起勃勃野心。

  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副会长李先聪表示,到2006年底,全国粮油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1719家,其中规模以上大米加工企业7548家,而日加工能力1000吨以上的企业只有18个,仅占0.2%。中国每年的大米需求量大约在2.4亿吨,但占据市场垄断地位的均是散装米,塑料袋包装的小包品牌大米销售量还不到市场销售总量的2%。

  中国粮食工业协会大米分会副理事长、江南大学教授姚惠源表示,国内大米产量分散,偌大的大米市场没有一个“王”。

  广东省粮食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国际粮价走高,进而成为继生猪价格之后又一推动CPI因素的今天,中国巨大的市场消费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进入,品牌力度建设薄弱的大米生产行业,或将面临新一轮洗牌。

  据李先聪列举,湖南规模以上企业中大米加工企业245家,经过几年激烈市场竞争,仅涌现出了金健米业。江西全年粮食产量1500万吨以上,但大米加工技术含量低,加工厂开业门槛低,中、小型民营大米加工企业1689个,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粮食龙头企业才2个。“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中国巨大的市场消费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大米品牌进入,国内企业若仍不重视品牌建设,规模化发展,将被淘汰出局。”

  本报记者周照

  实习生马陈南

  

(责任编辑:侯力新)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