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爱恨高盛
老对手贝尔斯登和雷曼的覆灭使得高盛的市场份额大增,也让这家老牌投行有了“目空一切”的资本
冯郁青
华尔街依然仰慕它的超强实力。
“高盛确实非常棒,它的运营结构、它的企业文化、它对风险的管理,这一切无人能及。
在经历了几近灭顶之灾的金融海啸后,高盛在投行领域甚至变得更加强大——2009年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34.4亿美元, 是其140年历史中盈利最高的一个季度。
然而在普罗大众的主街,高盛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触犯众怒。
华尔街的薪酬制度被认为是导致此次危机的诱因之一,但高盛依然为29400名员工计提了114亿美元的报酬。此外,高盛被指与政府要员关系密切,使其在危机中受到额外照顾。
这一切使得高盛成为美国公众仇视华尔街的矛头所向。Brand Asset Consulting 对17000名美国人所做的调查显示,高盛的品牌形象在2008年遭受巨大损失,和1987年电影《华尔街》中恶棍的形象相仿。
著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的话更是掷地有声。
“这些大企业有一种极强的特权意识。”加尔布雷思对CBN记者说,“就是我们有足够的钱, 我们可以做我们想做的任何事。对待政府的态度就是‘你这个笨蛋,当我们的崩溃要危及系统的时候就威胁你,而一旦危机结束了,那就再见,我们不再需要你’。”
重奖是行业特色
加尔布雷思这句话几乎可以说是高盛行为的注脚。
在6月份急急忙忙归还了财政部的100亿美元援助款之后,高盛就开始考虑员工的奖金,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什么也不需要改变。
而且到现在为止高盛似乎并不承认自己曾经寻求过政府的援助。
“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生死存亡的关口,”高盛新闻主任普拉格 (Lucas Van Praag)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一直有充足的资金,在去年10月份的时候巴菲特购买了我们50亿美元的股票,我们另外又募集了50亿美元的资金。我们也根本不需要政府的100亿美元,是政府规定我们不得不接受。”
但是,这和公众的认知截然相反。高盛在最紧急的时候获准转为商业银行,可以接触到美联储的借贷窗口,得到了政府潜在的支持和保证。同时也有机会在去年11月,其股票已经跌至52美元/股时, 成为第一个通过FDIC卖掉50亿美元联邦支持债券(government-backed bonds) 的金融机构,解了燃眉之急。
美国国会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监视小组主席沃伦(Elizabeth Warren)认为,高盛和其他金融机构实际上享有了免费的保险政策。她对《纽约时报》表示:“不管他们自己怎么认为,最重要的是市场相信他们有政府保证的事实,这也就意味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盛是在用美国纳税人的未来做赌注。”
但是华尔街对高盛的奖金则是另一种看法。
“如果你说花旗、AIG 那些人不该领奖金的话还有道理,”关注高盛多年的Sandler O’Neill分析师哈迪 (Jeffrey Harte)对CBN记者说,“但是高盛已经还了政府的钱,而且自身已经盈利,我看不出这有什么不该。”
另一位资深交易员也表示,高盛做得出色,有杰出的赚钱能力,为什么不能与员工分享自己的利润所得?
高盛也试图向公众解释自己行为的合理之处。
“我们所从事的行业是人才高度竞争的行业,”普拉格对CBN记者说,“我们的传统就是将一半的利润作为奖金来发放,才能吸引到高质量的人才。”
Government Sachs?
同时,高盛与政府有非比寻常的关系,这也是这家投行比其他华尔街公司更惹人争议的地方。
8月8日,《纽约时报》拿到了前财长保尔森的日程记录。该记录显示,他和高盛CEO布莱克芬在去年9月份AIG情况紧急时的一个星期内,会谈高达20多次,比任何其他华尔街公司CEO的谈话频率都高得多。
保尔森在入主财政部之前曾经任高盛CEO达8年之久,而高盛是AIG最大的交易方。当AIG被降级的时候,高盛与其有130亿美元的保险合同。 批评者称高盛比任何人都更希望AIG得救。
美国参议员银行委员会前主席瑞格在接受CBN记者采访的时候说,虽然不能得出结论说保尔森救AIG 仅仅为了高盛,但是高盛无疑得到了优惠的待遇。
在AIG向交易方支付的520亿美元中,高盛是最大的得益者,得到130亿美元,是其索赔的全部,没有任何损失。
将AIG一手发展壮大的前任CEO格林伯格(Hank Greenberg)对保尔森的做法非常不满。格林伯格希望政府能够替AIG向交易方的欠款提供担保,而不是将AIG股东的利益全部放弃,清算资产向他们支付现金。
AIG事件之后,保尔森继续任命出身高盛的官员执掌大任。他提名福斯特(Edward C. Forst),一位高盛投资管理的前头目帮助起草7000亿美元的TARP,然后又任命一位高盛“毕业生”卡什喀利(Neel Kashkari)负责TARP的运作。同时,还让高盛前董事会成员利迪(Edward Liddy)担任AIG新CEO。
正是因为此,美国人曾一度称高盛(Goldman Sochs)为Govermnent Sachs。
高盛则认为,公众的反应过分夸张。并认为政府中有高盛出身的高官,反而让高盛职员的职业前途处于不利地位。
“我们为高盛的‘毕业生’能够在政府担当大任感到自豪,”普拉格说,“但实际上这对于我们有很多不利的因素,比如他们会因为顾虑到高盛的关系,而不提拔那些从高盛出去的各方面条件合适的人。”
有传闻说高盛前高管约翰·桑顿(John Thornton)曾是奥巴马政府驻中国大使的人选,但是因其与高盛的密切关系而被放弃。
依然的龙头老大
尽管被主街所不齿,但高盛在华尔街的地位依然如日中天。
危机刚过,高盛就创下多项纪录。美国证交会(SEC)的数据显示,高盛在第二季度的46个单个交易日中每天都创下1亿美元的单日收入,这又是一项华尔街的纪录。
“高盛总是能够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交易, 而且每一步都能迈到最恰当的地方。”曾经在高盛工作的一位高级员工对CBN记者说。
里昂证券分析师梅欧(Michael Mayo)对CBN记者表示,很多在华尔街的公司对高盛都是又爱又恨。
“很多人痛恨高盛是如此强大,”梅欧说,“他们甚至不承认和高盛有商业行为,但实际上这些人私底下还是和高盛在做交易,因为他们相信高盛的服务是最好的。”
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使得高盛每个季度都能产生那样巨大的财富,这是华尔街的竞争对手们迫切想知道的。
在8月初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高盛的高管们给出了粗略的答案。
在第二季度,高盛正确地判断了金融市场将会趋于平稳,一些和房贷相关的证券也会复苏。其证券背书业务(securities underwriting business)也大幅反弹。
高盛的大部分利润来自于帮助客户,例如大的共同基金、退休基金做交易,而不是自营业务。自营业务目前占据高盛的利润仅为10%,比2005年的20%下降了一半。高盛统治了与Russell 2000 相关的机构交易。其老对手贝尔斯登和雷曼的覆灭也都使得高盛的市场份额大幅增长。
“现在我们不需要超过市场,”高盛联合总裁科恩(Gary Cohn)对媒体说,“我们只需要做客户要求我们做的就可以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