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千亿信贷去向不明
过度的货币信贷投放已经引起关注,有关人士指出,由此引起的通胀风险和资产泡沫问题对社会而言不是福音。与此同时,多个部委也开始就信贷扩张风险进行密集调研。
人大财经委提醒警惕天量信贷隐患
最新出版的《中国人大》杂志刊登该刊记者的文章《警惕“天量”信贷隐患》。
上半年新增7.37万亿元贷款,超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任何一年的信贷投放总量。要严格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防止货币信贷超常规增长可能引发的通胀风险和金融风险。7月15日至16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第22次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财经委作出上述表示。
7月14日,央行向部分商业银行发行了总计约1000亿元的一年期定向央票,利率水平为1.5%。自去年央行宣布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就再未发行此央票。而在此之前,正回购利率连续三周连涨。不少银行业人士认为,央行的上述举措意在微调货币政策、控制过度宽松的信贷资金,这与三个月前央行对于信贷高速增长“利大于弊”的定调已明显不同。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指出了当前货币信贷投放中存在的通胀风险和资产泡沫的问题。她表示,不采取货币信贷总量控制的措施,将埋下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隐患。今年的信贷总量将达到11.1万亿元,全年要保持30%多的贷款增长幅度。这样高速的信贷增长,会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尽管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商品价格一时上不去,但这些钱不买商品,就可以买房子和股票。股市上涨的基础应是企业利润,目前的股市快速上涨没有基础。
吴晓灵建议,要避免建立在经济结构失衡基础上的经济增长,控制好货币的总量。没有货币总量的控制就没有结构的调整。要对现在投资过快增长的形势有所警惕。
多部委密集调研信贷扩张风险
伴随着7.73万亿银行信贷的出炉,一场范围广泛的信贷审查和调研正由多部委并行推进。贷款投向成为审查的焦点,而焦点中的焦点是各级政府的投融资平台。
目前,审计署已向商业银行下发通知,将对银行参与政府投融资平台融资的情况进行审计。同时,审计署对部分国有银行及政策性银行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信贷审计已在进行中。
近日,相关监管部门也对银行信贷投向展开现场和非现场检查。其中,政府投融资平台同样是调查重点。此外,还涉及房地产信贷等。
商业银行人士透露,央行也在进行信贷投向的调研和摸底。事实上,早在6月25日前后,央行就已经牵头银监会、财政部、发改委等做过短期信贷投向调研,调研内容亦锁定为政府投融资平台。
某国有银行公司业务部高级经理告诉记者,政府融资平台的最大风险在于财务不透明,有的公司根本没有财务报表,银行很难判断其真实的信用风险。即使提供了财务报表,由于非货币出资占据很大部分,政府靠注入多种资产来做大资产盘子,导致其真实资产评估较难。
相关报道
浙江千亿信贷流向不明
6000多亿新增贷款都贷给谁了?7月初,在杭州举行的一次浙江省属国有企业座谈会上,参会的众多国有企业高管们都对这个问题迷惑不解。
据悉,经过对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浙江省最大的大型基建单位的了解,省里有关部门发现这些上半年本应是贷款主力的企业贷款增长不多。
但是根据中国银监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贷款7.72万亿元,浙江以6364亿元的新增贷款排名全国第三位。知情人士表示,目前来看,在6000多亿的新增贷款中,省里能够掌握并有清晰去向的可能不到5000亿元。那么,还有1000多亿的新增贷款哪里去了呢?
据浙江省人大财经委的人士透露,刚刚有所结果的调研发现,上半年浙江省存在信贷投入增多与实体经济低迷并存的矛盾。上述人士指出,上半年,浙江全省新增信贷的规模远超2008年全年水平,但存款增长更快。
一方面是今年上半年浙江的工业生产和制造业投资仅略微增长的事实,另一方面是数额巨大的新增贷款,根据初步排查结果,这位人士表示有理由相信,可能浙江有部分新增信贷资金流入了股市、房市。(综 合)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