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实习记者 徐皓 发自上海
继上周华安基金和华宝兴业基金接连申购自家老基金后,本周一,华夏基金也出手了,华夏基金以1.5亿元重金投向自家3只偏股型基金。
基金接连自购
8月24日,华夏基金公告称,拟于2009年8月26日开始的3个月内,通过代销机构申购华夏成长混合、华夏优势增长股票、华夏行业股票(LOF)各5000万元。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累计投资额将达到1.5亿元,大大超过7月华夏沪深300指数基金新成立时,华夏基金公司3000万元的自购金额。
近来,基金公司纷纷斥巨资自购——华安基金公司拟动用6000万元投入华安宏利、华安宝利、华安中小盘三只基金;华宝兴业基金公司则将运用固有资金682.76万元投资旗下除货币基金外的其他11只基金。
三大基金公司几乎在同一时间出手自购,这在历史上也并不多见,而且,这三家基金公司均将自购品种确定为“老”基金。一般来说,牛市间,通常高仓位老基金的收益会远胜于新基金,这是基金投资人士谙熟的常识。
3个月内适时“抄底”?
此前,华安基金在2800点时发布自购公告,被市场解读为意在“抄底”,此次华夏基金的自购,让市场的想象空间进一步扩大。对此,华夏基金回避谈论对市场的看法。
耐人寻味的是,华夏基金和华安基金都不约而同地将自购期限定在“3个月内”,这是基金公司设定的最长自购期限。
分析人士认为,基金公司如此灵活的自购期限设定,也是认为市场短期内可能会是反复震荡,因此,给自己留足时间,在这段时间可以择时分批买入,选择更好的时机来抄底。
不可否认的是,华夏基金在对市场趋势判断上,有其独到的一面。2007年股指飙升至6000点上,在基金投资热情爆棚的时刻,华夏基金却暂停了旗下华夏红利、华夏回报等多只股票基金的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业务,随后股指很快就开始转头向下。
今年1月,华夏宣布旗下5只股票基金,华夏优势增长、华夏成长、华夏行业、华夏蓝筹和华夏稳增恢复办理正常的申购业务,随后股指加速上攻。
华夏系大跌中保持高仓位
从3400点起的阶段调整中,基金并没有大幅减仓,操作上以调仓为主。
偏股型基金整体涨跌幅与股指变动大跌大涨,不少股票型基金的净值变动幅度甚至超过指数。据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测算,这三周偏股型基金仓位有小幅下降,但整体保持稳定,不少轻仓基金上周更是趁下跌大幅加仓。
在此次大震荡中,华夏基金一直是坚定的多头。德圣基金仓位测算数据显示,华夏基金在此次下跌过程中,除了偏稳健的华夏回报和华夏增长减仓幅度较大,其他华夏系偏股型基金整体稳定保持在高仓位。截至上周末,华夏系5只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高达89%,8只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7%。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