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张平 我们对经济增长一方面应充满乐观精神,复苏是逐步被确认的,另一方面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复苏道路上政策的激励还是很重要的。复苏还有其脆弱性,而热钱的冲击和城市化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又加大了经济未来发展的压力。 资本市场理性兑现政策利好 上海证券报:近一段时间,资本市场出现了大幅度波动,是不是因为担心宏观经济刺激政策会退出?
张平:目前,大家对未来宏观政策走向的争论较大,但都不属于实质性的问题。
我归纳了一下,有三种看法:第一种是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强调的,即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第二种是学者的看法,认为宏观经济还没走稳,宏观经济政策不应该出现大的调整;第三种是市场的看法,认为今后强度更大的政策激励已不可预期,这是此次资本市场调整非常重要的依据。今后如果没有第2次或者是第3次系列刺激经济政策的推出,那么,从去年底1600多点到目前3400多点的反弹行情就应该兑现了。
因此,在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继续保持宽松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下,市场、学者和政府从各自的角度解读是不同的,而市场采用的是最后一个解读。如从前7个月的放贷数据看,政策激励一次比一次超出预期、超出想像。但事情不会无休止地持续下去,市场出现了对今后政策激励强度的担心,因此毫不犹豫地兑现了去年年底以来的部分收益。
是否复苏需看三季度数据 上海证券报:您是否也认为今后宏观经济政策不会有此前的激励力度?政策的未来走向会如何?
张平:可以肯定,宏观经济政策将一如既往地保持稳定和适度激励,但不会比此前的更强烈。目前,我国经济处于经济增长回升而物价下降的时期,显现出经济复苏的迹象,依然需要持续性的宏观经济激励政策,才能完成经济增长的彻底复苏。
我们看见,中央一直在强调政策的连续性,因为中国经济增长从上半年的增长情况看,还没完成保8的目标。另外,可预计物价水平在三季度仍然会下降。因此,要想确立经济复苏与否,还需要看三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走向。只有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复苏特征,才能确认经济真的复苏。
当然,对于资本市场投资者而言,除了宏观经济数据确认经济复苏外,还需要观察上市公司有关数据,如果大量上市公司调研报告显示企业利润出现环比大幅度提升,那么,整个经济复苏信号就比较明确了。
只有经济复苏确立,人们才能按照正常的经济规律及常规的方式操作,而股票市场也可以按照正常的经济增长进行估值。
上海证券报:如果三季度的数据可以基本确立经济复苏的话,那么宏观政策是否会继续保持连续性?
张平:中国经济增长回到潜在增长率8%以上而未达到两位数、用CPI反映的通货膨胀率在5%以内的情况,一般被认为属于非常健康的经济状态。在此期间,政府一般都不会采取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仍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尽管激励的程度会有所下降,但政策的连续性是必须保持。因为很多基建投资投放不可能一次注入完,一定是分阶段投入。因此,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有政策的连续性要求。任何政策都有其客观规律性,不可能想收就收想放就放。
至于何时将出现政策的调整,我预计最早在明年第二季度。那时,物价预计环比出现上行,政府才会考量政策变动。
中国经济有望平稳回暖 上海证券报:热钱是大家一直关心的问题,您如何看待?
张平:从国际上看,以中国、印度、印尼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国家在此次危机中的反弹是非常迅速的。这三个国家人口加起来有25—26亿,几乎占全球的一半,并且预计明年的经济增长都在6%以上,这使得大量热钱涌向这些国家,甚至形成所谓的新兴市场国家新的资产泡沫理论。
中国在第二季度以来出现大量热钱流入,原来是政府主动通过贷款来刺激经济,但由于热钱的涌入,推高近几个月外汇储备,演绎出被动释放货币的局面,使得货币宽松程度更高。比如,尽管目前贷款在不断收缩,但M1增长仍然很快,这说明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充沛仍然存在。
上海证券报:除了热钱,我们还应该关注什么?
张平:目前,经济增长要确认位于上升通道,还是要靠城市化。因为,中国经济的核心引擎还是城市化。但在城市化过程中,如果资产特别是房地产价格快速推高,会形成土地城市化速度快于人口集中化速度。而一旦房地产价格上升速度远超过人们收入速度,这就使得中国本来要持续10年左右的,能够较良性带动中国内需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将提前结束。
这属于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忧虑。但在短期内,城市化的步伐仍处于加速期,带动的价值仍然是非常高的。如果房地产发展中有更多的销售量和更多人的参与,那么,城市化重振内需就是非常健康的道路,而这是完全可以不依赖外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
上海证券报:您对中国经济未来有什么预期?
张平:中国经济将出现平稳的回暖,全年能够实现保八的任务,CPI实现零增长,是比较理想的。
因为中国经济从内需看,上半年数据可以清晰地看见,投资占比达到6.2个百分点,消费达到3.8个百分点,外需拖累了2.9个百分点,整个GDP实现7.1%。下半年,即使外部环境回暖,但其速度肯定不会高于我国国内复苏的步伐,所以投资不能下滑太多,否则无法对冲外需的负效应。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国家目前的政策不敢轻易改变,激励政策在一定时期内退不出去。 (来源:上海证券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