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跳水只为二次探底?
张炜
A股市场再现跳水式大跌。上证指数25日收盘下跌2.59%,盘中曾下跌超过5%。如此跌势汹汹,难道只是为了二次探底?
从消息面来看,导致25日股市低开下滑的主要有两大原因。
与前几次不同的是,权重股主导了25日下跌。当日披露半年报业绩滑坡4.90%的兴业银行,一度“摔倒”在跌停板上,银行股业绩披露当日出现应声跌停,是近年来所罕见的。
尚未披露半年报的浦发银行,也一度跌至跌停板。收盘时,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分别下跌7.12%。6.98%、6.11%、6.07%。从日K线图上看,上述银行股均创出调整新低。而且银行股的跌幅远大于股指,交通银行、民生银行等累计跌幅达25%左右。
银行股作为蓝筹股的中坚力量,本该发挥“稳定器”的作用。如今银行股跌势不止,大盘难以企稳也就不足为怪。从25日的板块来看,计算机、教育传媒、商业连锁、旅游酒店等涨幅居前;保险、券商、钢铁、银行、房地产等跌幅居前。显然,上涨的板块缺乏号召力,而下跌的板块对人气极具杀伤力。与银行股一样,钢铁股跌幅大于指数。25日收盘,宝钢股份、武钢股份等累计回调幅度达32.14%,31.52%。面对这样的跌幅,很难理解是主力“洗筹”,似乎更有资金出逃之嫌。
让A股抽紧神经的,依然是货币政策“微调”。前几日有消息称,央行结束了为期7周的微调。25日,为保持基础货币平稳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央行发行1年期央票500亿元,较上周再度放大50亿元。这让市场再次紧张起来,意识到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将从利率引导转向数量调控。
“成也流动性,败也流动性”,面对股市已有较大涨幅,“恐高症”难免发作。前三日的反弹,市场纷纷猜测是保险资金出手抄底。25日的大跌,又引发对违规资金出逃的担忧。有专家则认为,“信贷资金出逃仍旧在市场中发挥作用,如此下跌只是此前下跌趋势的延续。”
与1997年“5·30”相比,此次调整对人气的伤害更大。“5·30”也有二次探底,但那是在股指几乎回到原来高度后展开的。如今对二次探底走势的预测,暂时只是一种美好愿望。一旦前期2760点的低点难以守住,就可能变成破位下跌。所幸的是,当前经济基本面并不支持股市深幅回调,若破位深跌则是一种“背离”行为。
股市的止跌企稳,需要对投资者信心进行刺激。25日下午2点15分后,上证指数逆转,持续反弹近百点。期间,中国人寿的一笔神秘买单起到了关键作用。就在股指跌至最低点的时候,一笔700万股的大买单“向上吃货”,把中国人寿瞬间拉高近1元。中国人寿从下跌8%反弹至收盘下跌3.10%,带动金融股止跌企稳。随后,兴业银行也走出了跌停的泥潭,权重股重心上移推动股指尾盘拉升,2900点“失而复得”。
经济复苏的前景及力度对股市“性命攸关”,未来股市的走势可能比“后5·30”时期更为复杂,不会简单地二次探底后再创新高。兴业银行的一份最新报告称,“发电量数据暗示升幅可能不够强劲,8月工业企业开工情况与7月相比可能并未出现显著上升。”设想一下,若经济复苏的力度不及预期,流动性又难以成为“兴奋剂”,股市岂不面临更大考验?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