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净息差是否如业内人士预测的那样“见底回升”尚待市场检验。但“微利”时代倒逼中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快速发展,并推动银行业盈利模式转型的趋势日益明显
8月末以来,陆续公布的银行业数据引发了广泛关注。
工、建、中、交四家大型上市银行陆续交出2009年“中考卷”。“天量信贷”和与较前两年“缩水”的利润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净息差大幅收窄的大背景下“量难补价”,另一方面,各行中间业务却表现尚可。
下半年,净息差是否如业内人士预测的那样“见底回升”尚待市场检验。但“微利”时代倒逼中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快速发展,并推动银行业盈利模式转型的趋势日益明显。
被称为中国“最赚钱”的中国建设银行,上半年净息差从去年同期的收窄82个基点至2.34%。对此,建行董事长郭树清认为,影响净利润下降的因素,包括基础利率、贷款利率、个人住房贷款浮动的区间相应扩大了。
其他几大银行情况类似。上半年工行新增贷款8645亿元,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1.9%。中行境内行和交通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分别下降8.3%和9.9%。
“上半年税前利润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的主因是受中国人民银行非对称降息、市场利率下行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净利息收益率较上年同期大幅收窄,导致利息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近期登场的银行中报不约而同地把收入不佳的原因归结在净息差收窄。
在中国,利息收入仍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净息差的收窄迫使银行优化盈利模式,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上半年,非利息业务收入增长、对银行盈利贡献率提升,成为半年报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数据显示,工行今年前6个月非利息收入大增38%,非利息收入占总营收比重提高6.6个百分点,至21.6%。建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34.2亿元,增幅16.1%。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投资银行、债务融资工具承销、银行类理财、企业年金、银行卡以及电子银行等新兴中间业务迅速发展,成为各大银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以投资银行业务为例,上半年工行投资银行业务收入达到71.4亿元,同比增长48.1%,在中间业务收入中的比重约为25%,已成为工行中间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之一。
“中行在香港、日内瓦等地设立了私人银行,中高端客户较上年增长17%,金融资产规模较上年增长15%。”中行副行长朱民在中期发布会上对记者说。
郭田勇认为,在利差收窄的情况下,中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亟待转变。未来创新性产品的大量推出和服务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将是银行努力的方向。保持中间业务的持续增长将对银行业绩起到更大的支持作用。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