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多年的经验,我从来都把上市公司业绩与市场表现分开来看。今年只要牢牢抓住关键词,“资金市”三字即可。
最近A股市场大火,直逼3000点关口,有两条消息特别值得关注。
一是近日外管局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拟将单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机构申请投资额度的上限由8亿美元增至10亿美元;拟将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开放式中国基金等中长期QFII机构的投资本金锁定期缩短至3个月,其中,允许开放式中国基金在锁定期结束后,将每月申购和赎回的轧差净额汇入或汇出。
二是商务部部长陈德铭8日在厦门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说:“我国将允许具备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上市。”
虽然利好消息层出不穷,只有这两条消息值得关注,原因是这两条消息涉及人民币资本项下闸门放大,根据预期原则,只要人民币投资品种不断开放,就有越来越多的国际资金进场推高人民币资产价格,这是新兴市场大牛市的基本前提。
从大处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急剧加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的公布,我国已签署了从该机构购买价值约500亿美元的IMF债券的协议,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相应的特别提款权(SDR)计算价值,参照8月25日汇率,向IMF转入人民币。另外,
中国银行即将推出一系列在瑞士运营、以人民币计价的基金,目标客户是渴望参与国际股票和债券投资的富裕的中国投资者,以及有意在中国金融市场分一杯羹的国际投资者。中国银行在瑞士注册基金,让投资者能够投资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类型,这在中国金融历史上尚属首次。
如果说上半年的行情是由国内信贷资金推动,那么“国庆行情”就是由国际资金预期推动。上半年还只是利用国内资金稳市,而到现在,已经利用国际资金稳市,看看饱受诟病的某些新股高高在上的价格,不是资金推动能够做得到吗?按照以往经验,先A后H股发行时往往价格受到各种打压,而先H后A股发行时价格则在香港市场节节抬升,如今却利用资本流动扩大的预期,让先A后H的新股发出了高价。此为权谋与市场的结合。
诚然,QFII受到各种管制,流入量不过是沧海一粟。我国QFII制度启动于2002年底,后来由于100亿美元的总额度即将用尽,额度审批曾一度停止。2007年底,国务院批准将QFII总额度增加到300亿美元,外汇局称目前已经批准QFII机构70多家,累计获批额度在150亿美元左右,即便如今从8亿美元提升至10亿美元,提升的不过区区上百亿的额度。更何况,从6月底QFII的数据看,根本没有用足额度。
但市场却不作如此想,在外管局宣布放宽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额度及锁定期的当天,港股5分钟内疯狂抽高400点,H股几乎全线大涨。这是市场预期与书斋学者的典型不同,投资者从中看到了国际资金聚集中国概念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所谓预期与风险决定了市场,又得到了一次印证,管他有多少资金进入,先炒一把再说。
香港市场的内地银行股等表现强势,由于放宽国际资金的概念,香港市场会成为最大受惠地,把A股与H股差价较低的股票拿来大炒特炒,与前期A股带动H股相反,形成炒风从外向内的浪潮,
工行、
建行、中行等大行的H股股价已经高过A股,说明这轮“资金市”的特点,就是打国际资金牌。
香港的A50基金也吸引了众多的炒家入场。A50自8月初A股市场升至高位开始,便已经陆续有外资入场炒作。根据有关交易数据,8月12日成为A50近期成交量的分水岭,此前一天,A50的成交量约为8950万股左右,到12日当天,飙升至2.03亿股。这说明国际投资者预期中国股市将大幅震荡,此时进行对冲是良机。
毫无疑问,政府正在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让股市有了上冲的动力。笔者绝不认为目前已经从“资金市”转向了基本面立足的市场,但所谓基本面是相比较而言,在英美经济形势仍处混沌之时,炒作中国这样比较明确的市场不失为获利利益的上佳途径。
当然,人民币国际化必定一波三折,在开放之后会遭遇种种阻力、现实风险有所缩回,在政策波动期是对冲与T+0交易的大好时机,在震荡中维稳。等到人民币国际化真正开闸,比如香港市场开通了港股直通车,那么,一轮大的资金牛市就会随之展开。要等多久?比预想的要稍快一些。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