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销两旺”有多少泡沫?
□ 本报记者 姜 楠
前两天,发改委明确提出汽车产业未来可能出现产能过剩。而8月份国内汽车销量数据出炉,显示产销两旺继续攀高,比业界之前预期的还要好。这似乎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难道“汽车业产能过剩”真是个伪命题?
今年以来,在出口下滑、国际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国内汽车销售一路攀高,实属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亮点。
诚然,这其中主要是国内大规模实施汽车下乡、减免购置税等等各种刺激政策的结果。但是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8月份,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和乘用车重新从日系车企中夺回了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宝座。前8个月,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和轿车分别销售275.91万辆和129.11万辆;而亚军日系车的该组数据分别为132.56万辆和113.31万辆。差距继续加大,今年以来的领先优势幅度扩大到7个月。
显然,除了政策效应,民族品牌的创新和自强也是市场焕发生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且,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在保增长的前提下,汽车产销两旺,不仅提升车企盈利能力,对于就业消费的带动作用就更自不待言了。中汽协统计的2009年1-7月汽车工业19家重点企业(集团)经济指标快报显示,重点企业前7个月在汽车产销大幅增长的拉动下,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主要指标均出现了好于上年同期的情况。19家重点汽车工业企业(集团)1-7月累计实现利润总额537.59亿元,同比增长8.82%,首度由负增长变为正增长。
那么,发改委为什么要在这一产业如火如荼的时候泼上一盆冷水呢?
早在2006年3月,国务院曾下发《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汽车产业首次被列入产能过剩的“黑名单”。其后,国家发改委根据上述《通知》针对汽车产业的调整进一步明确为:所有新建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和现有企业跨产品类别的生产投资项目,除满足产业政策要求外,还要满足自主品牌、自主开发产品的条件;现有企业异地建厂,还必须满足产销量达到批准产能80%以上的要求。只不过随着其后两年宏观调控的放松,汽车行业的过剩并未如期而至。
三年后,在新形势下,同样是3月,国务院通过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中也暗含产能调控之意:新建汽车生产企业和异地设立分厂,必须在兼并现有汽车生产企业的基础上进行。
正如古语所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未雨绸缪总要胜过亡羊补牢。况且,经过此次全球危机的洗礼,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症结也被明显地暴露出来。
汽车行业的问题不在于发展太快,而在于自身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自主品牌的创建,出口竞争力的增强,市场消费服务环节和环境的培育,以及新旧流通市场的良性循环等方方面面的同步提高。否则,只有产销数字上的红火,就会遗留下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
因而,汽车企业确实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为一时的繁荣而贻害。当政策效应逐步消退和市场饱和度逐步提高后,市场承接能力必然降低。在此意义上说,现在提出“产能过剩”并不是什么伪命题,实属真知灼见。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