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8月份经济运行数据,8月份CPI和PPI仍然是负值,分别为-1.2%和-7.9%。在投资方面,前8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2万亿元,增33%。在工业增加值方面,8月份的增率是12.3%,连续四个月同比增速加快。
数据显示中国今年完成“保8”任务已无大碍,但正如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达沃斯论坛所言,经济增长已经不是优先考虑层面,他更关注就业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节能减排,以及群众生活质量的目标,同时警惕和防范包括通胀在内的各种潜在风险。
以上担忧体现了一种高瞻远瞩的洞察力。事实上CPI的环比增速已经加快,尽管流行的观点认为CPI会以温和、线性增长的方式“变正”,但是我们却认为CPI会以跳跃的方式上行。首先,目前价格的名义水平并不低,假设我们以2007年1-8月为“感受坐标点”,那么2008年1-8月CPI是7%,而今年1-8月CP1是-1.2%,其实今年1-8月的物价水平比2007年要高出5.7%。也就是说,相近年份的同比计算有可能混淆长时期的物价总上升趋势。而衡量物价冲击的通行办法是测算全社会收入组中最低的收入组增长情况,我们疑问的是,最低收入组两年来的收入增长是否超过5.7%?
其次,最近几个月粮食、蔬菜价格涨幅明显。今年农业由于遭遇不可抗的天气灾害,跟去年相比将会略微减产。同时,根据美国农业部的预测,整个世界今年的粮食生产大约会萎缩3%左右。为了对抗农资上涨以及寻找更好的国内国际销售渠道,农民肯定会采取理性的“存粮、惜售”策略,而政府为了平稳明年的农业生产,也会有提高收购价的考虑,那么农产品价格将会进入上升通道。另外,中国保持经济增长主要靠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建筑,它们可能会促使农民工返城,而大量农民工返城将会扩大城市粮食需求,造成粮食供应的紧张。
再次,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候,也仅仅下降了20%,这几乎跟美国不可同日而语,说明中国从来不存在流动性危机。现在货币流通速度开始迅速回升,而中国的M2增长一直保持在28%以上。如果说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忧虑的是货币周转速度萎靡(钱积压在银行体系),而中国应当警惕货币流通速度的突然放大问题,这意味着通胀将会像量子轨道一样突然变速。另外,虽然中国的贸易顺差下降,降低了对基础货币的注入,但是这一效果可能被宽松货币政策导致资产泡沫膨胀、引发热钱大量流入所抵消。简单地说,从货币角度看,几乎找不到中国未来不发生通胀的理由。实际上,中国更适合货币主义的视角,M2和M1的指标要比测算真实利率水平牢靠得多。
如果10月份CPI真的“转正”,那么或许不应当采取提高准备金率的手段。2008年之前货币调控的最重要的体会就是,采取信贷额度管制和提高准备金手段其实是相互重叠性的手段,都强化了信贷资源分配的不平等,造成了中小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的艰难,中小企业忧虑的不是支付信贷价格(利率)的问题,而是信贷资源分配的问题。相反,低利率更有利于国企和裙带行业(例如房地产),因为它们在信贷资源的可获得性上拥有“优先权”。我们认为,在目前阶段轻微加息(比如0.09%)既无整体对经济的伤害性,依然保持低融资成本,同时也给通胀预期予“确认”,既尊重市场自发形成的判断,也强化了央行反通胀的意愿以及体现政府预判形势的科学调控节奏。因为,现在不仅是经济企稳回升关键期,也是化解未来风险的关键期。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