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日,坐落在江苏南通的一家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厂宣布其薄膜电池每瓦售价为1美元,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全球同类光伏组件的最低价格将这家电池生产厂推到了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前台,这就是强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沙晓林对记者表示,强生光电下一阶段目标就是计划在未来3到5年内实现光电与风电、火电同价,3到5年的时间并不遥远,强生口号的底气从何而来?记者带着疑问走访了这家非晶薄膜电池生产厂,一探究竟。
要实现光电与风电、火电同价的目标,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似乎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这是对光电发展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要尽快实现光电与风电、火电同价,关键步骤还在于做好两件事情。”沙晓林说。强生光电所说的这两件事情就是,要使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降至每瓦4元人民币;要使光伏发电系统建造成本降至每兆瓦1000万元人民币以下。
制造和使用什么样的光伏组件? 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还是光伏组件,其成本占整个光伏发电系统成本的50%以上。因此降低组件成本,就成为降低光伏发电系统建造成本,从而降低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的首要问题。强生光电认为从光伏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上看,非晶薄膜电池前景更加广阔。沙晓林告诉记者,非晶薄膜电池产业链短,便于大规模、批量化、连续化生产;同时非晶薄膜电池在工厂封闭式车间流水线生产,从玻璃上线到成品入库,整个流程只需要4-5个小时,便于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其次,非晶薄膜电池生产过程能耗低、无污染,而且没有原料瓶颈。非晶薄膜电池生产过程中只有极少量尾气排出,经过燃烧处理,可实现零排放。非晶薄膜电池生产过程的电耗只有晶硅组件生产电耗的六分之一。
目前,薄膜电池中还有另外两种产品,即铜铟镓硒薄膜电池和锑化铬薄膜电池,这两种电池分别有着原料瓶颈和环保问题,无法与非晶薄膜电池的低能耗、零污染、无原料瓶颈优势相抗衡。据了解,强生薄膜电池目前生产成本为每瓦0.85美元,2010年,新建生产线(包括折旧费)可使成本降至每瓦0.70美元,2011年还可以降至0.50美元。
光伏行业有说法认为,晶硅原料已经从每公斤400美元下降至60美元,降幅达到85%;随着产能进一步过剩,硅料仍有继续降价的可能。如果硅料每公斤降至30美元,非晶薄膜电池的成本优势将不复存在。沙晓林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对晶硅组件成本的构成了解不够。“目前,以晶硅原料每公斤60美元为基础计算,晶硅组件最低成本在每瓦1.5美元左右,其中硅料只占其成本的20-25%,也就是每瓦0.3-0.37美元,其余75-80%的成本为其他辅助材料,如增白玻璃、PTP底板、EVA复合膜、铝框等。辅助材料和生产成本和价格目前已处于低端价位,降价空间最多只有15-25%左右,因此辅助材料最低成本也需要每瓦0.85美元。硅料价格即使再降一半达到每公斤30美元,组件的硅料成本也在每瓦0.15-0.2美元左右,整个晶硅组件成本仍需1美元每瓦,但这已经是晶硅组件成本的最低极限。而非晶薄膜电池的降本空间巨大,通过技术创新,可使非晶薄膜电池的成本进一步下降至每瓦0.5美元以下。比如强生光电目前拥有的一项非晶薄膜单层封装技术最终将使成本降到每瓦0.35-0.4美元。这项技术已在60多个国家申请到了专利。”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