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经济刺激政策退出时机分析

2009年09月21日07:12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A股上证指数从去年11月份1664点阶段性低点一路升高,到今年8月4日3478点阶段最高点,主要是“宽松”货币政策带来充裕流动性,并在不断向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助推下完成。有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央行一个所谓的“动态微调”诱发的流动性预期忧虑,无疑成了一个重磅炸弹,给市场带来极大的冲击。市场情绪的“惊慌失措”结果是:在8月4日至19日短短12个交易日时间里,上证指数狂泻693点,重挫20%,9月1日还一度跌到2639点,创3个月来新低。之后,在相关管理层多方“维稳”下,“流动性焦虑”得以抚平,市场信心得以恢复,上证综指9月17日又重新回到本次大跌以后的相对高点3060点。

  这里需要说明,宏调部门所谓“动态微调”还不是真正意义的“刺激政策退出”。可见,未来对于刺激政策退出哪怕是细微的风吹草动,对于A股大盘的走势都将产生震撼性的影响。

  眼下,对刺激政策调整或变向的担忧和臆测,已经成为市场不能承受之重。这种市场心态称之为“政策变向焦虑症”。现在看来,中国股市依然唯宏调政策的走向“马首是瞻”。

  那么,未来刺激政策趋向如何?哪些因素将左右这种趋势?对于A股走势的影响又将如何?

  宏观经济数据进一步向好

  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9月11日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公布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数据显示,8月宏观经济走势波澜不惊,总体运行情况好于市场预期,经济复苏回升态势仍在继续。

  如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加快,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比上年同月回落0.5个百分点,比7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同比增速加快;1月份至8月份,同比增长8.1%,比上年同期回落7.6个百分点,比1月份至7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

  信贷增速并没有如预期大幅减少。整体来看,8月份金融运行数据显示,货币市场流动性仍保持充裕态势,4104亿元的新增信贷投放超乎市场当初的悲观预期,其中M1增速的继续上行显示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投资需求和意愿继续回升,经济活跃度继续增强。居民户存款的继续减少以及减少规模的扩大显示居民储蓄存款搬家现象仍在持续。

  8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4%,增幅比7月15.2%高出0.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和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5.3%和15.5%,而7月分别同比增长15.1%与15.4%。

  但是,8月份出口数据低于预期,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经济状况仍未有明显好转,特别是就业和信贷紧缩状况反而进一步恶化。长期看,出口前景将取决于世界经济再平衡,特别是美国消费模式调整和中美经济再平衡的结果,而这也是长期忧虑所在。

  因此,温家宝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指出:“现正处于经济回暖复苏的关键时刻,不能也不会在不适当条件下改变政策方向。”所以,虽说经济企稳态势进一步确立,但制约宏观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通胀虽有远虑但无近忧。

  刺激政策退出时机及市场把握

  一般而言,在经济刺激政策退出时机的把握上,存在如下一些基本规律,那就是:在已确认本国经济连续3个月回升之后,或在判明经济已连续2至3个季度下滑(依经济下滑程度而定,一般性下滑两个季度即可,本轮刺激政策下滑是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冲击下适时推出的,面对的环境前所未有,其淡出的时点会相对延长,笔者认为这一时间会延长1至2个季度)。经济刺激政策可以逐步微调,而微调的过程就是逐步退出的过程,即所谓刺激政策的“淡出”。

  另外,对市场担忧的通胀问题,通常决策层面依据“失业和危机治理”高于“通胀”治理原则,政府更关注失业与政治稳定。对于未来不确定的通胀预期,其与通胀现实不是一回事。数据表明,货币条件指数刚处于走出通货紧缩的状态;产能过剩将会进一步加剧,产出缺口将在2010年中期才会出现收窄;实体经济的货币流通速度依然处于下滑区间。历史数据也表明,中国30年改革一直伴随着通胀,甚至可以说受益于通胀,这也是多数经济体的发展共性。即使通胀即将出现,温和通胀与恶性通胀也有本质区别,资产泡沫也不等于全面通胀。而中国宏调部门积数十年治理通胀的经验,对于通胀治理办法比较多,因此,近期并没有把通货膨胀问题迫切地纳入宏观政策调整日程之中。

  顺此逻辑分析,结论是:我国还远没有到可以退出刺激政策的时候,而只是仅仅处在微调(淡出)阶段。此阶段主要是通过非价格手段来对基础货币或货币乘数进行调节。如果三、四季度经济增长率能够达到9%以上,而且,CPI、PPI双负能够收窄并转“正”,PMI、发电量以及企业库存等状况都能够出现继续向好局面,则央行货币政策才可以启动退出机制。

  笔者认为,未来经济持续向好是趋势,但市场不会就此一路高歌猛进,这是因为中国股市还不是成熟市场,至少到目前为止它还不是一个真正的投资市场,政策的微妙变化对于人气(市场心理或信心)的影响起伏很大。8月“大落”与9月至今“大起”即很说明问题。

  因此,未来A股在高估值的背景下,市场更应关注政策微调及数据变化对心理预期以及人气的冲击,这种冲击有可能导致宏观走势与A股走势的阶段性背离。下一阶段,就规避投资风险而言,投资者对于政策风向的准确预测与及时把握更为关键。否则,真有可能“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大半年的辛苦操作所换来的投资收益,一周之内化为乌有。8月行情中,所谓“动态微调”几乎吞噬市场大多数投资者几个月的收益就是明证。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董丽玲)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