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人才该去哪里
试想,如果比尔·盖茨、巴菲特、弗里德曼、韦尔奇等人,大学毕业时都去考公务员,当今的美国会成为什么样子?美国将不会有微软,不会产生那么多诺奖得主,一大堆科技进步和一流企业都无从谈起。
一个有竞争力的创造性社会,主要的动力在民间,一流的人才也应该在民间。第一流人才都进入政府,会直接影响国家的竞争力。以美国为例,固然有克林顿夫妇这种从一开始就以政治为职业的秀异之士,但绝大多数一流人才都是在政府之外起家。甚至如今走红的一些政治家和政府官员,如朱棣文、布隆伯格、施瓦辛格等,也是先在民间的具体领域有卓越成就,然后再从事公共服务,把民间的智慧带入政府,使政府免于僵化。诺奖得主朱棣文当官可以说是科学社会学中的一个经典案例:科学家年轻时精力旺盛、创造力丰富,适合尖端的前沿突破。但过了五十,如同运动员上了年纪,再和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同行拼创造力已经力不从心;此时就会运用“比较优势”,发挥自己经验丰富的特点,从具体的研究领域转向管理领域,包括领导科研、当校长,甚至进入政府。政府是他发挥余热的地方,不是他起家的地方。
再用足球作一个更形象的比喻。维持高水平的足球运动市场(包括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票房收入),首先要靠球星,其次是教练,再其次恐怕才能数到裁判。这不是说裁判不重要。恰恰相反,裁判是保持比赛公正的核心要素。但是,如果裁判喧宾夺主,收入最高,或者在比赛过程中比球员还出风头,这就不好了。
在市场经济中,从某种角度而言,政府就相当于足球比赛中的裁判,其主要责任是维持一个公正有效的政治和社会秩序,让尽可能多的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力。我们需要非常杰出的人才从事公共服务,但是,绝大多数杰出人才应该留在社会中从事创造性的活动。
中国为什么在近三十年有如此辉煌的经济成就?其中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挑战官本位,大量杰出人才辞掉政府中的职位而“下海”,产生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如今呢?不少大学生迷恋的是当官。近年来不停有报道说,许多大学一大半的毕业生都把当官或当公务员作为自己事业的首选。官场的准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此下去,大部分一流人才将会流入政府。但政府是造就不出微软和谷歌的。
大学生迷恋当官,是官本位社会的回潮。这种趋势,和市场经济背道而驰,值得警惕。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