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桥商务区和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横空出世。它们到底有何魔力?将给泛长三角带来哪些变化?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联动发展?9月23日,上海市政府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虹桥商务区规划功能的基本情况,也勾画了泛长三角联动发展的美好蓝图。
商务区,支持贸易中心建设
“虹桥商务区不是一个行政区域,而是一个功能区域。”上海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薛全荣说。建设虹桥商务区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要求,“虹桥商务区的建设将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
2008年8月6日,国务院通过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务院第一次对国内的区域发展提出规划性要求。
在薛全荣看来,建设虹桥商务区,就是立足于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关于长三角经济圈、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区域发展战略。
除此之外,虹桥商务区的建设还将进一步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在商务区建设过程中,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将促进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也顺应了上海城市发展布局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求。
根据规划和功能定位,虹桥商务区建设将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面向全国的总部经济和高端商务活动的集聚地,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之一;在产业发展方面,商务区未来将形成以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端商务商贸和现代物流为重点,以会展、商业等为特色,其他配套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目前,虹桥商务区总体布局是,“一环、两轴、三核、五区”:一环,指外围由公共绿地、防护绿地、河流水域等形成的生态绿环,是虹桥商务区生态品质的保障;两轴,指东西向空间发展轴和南北向空间发展轴,为这一区域发展的基本构架;三核,指由东西向空间发展轴串联的三个重要功能核心;五区,指按照功能布局形成的核心区、虹桥机场、北片区、南片区、东片区五个不同功能板块。
枢纽港,打造区域同城效应
如果说,虹桥商务区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是一项战略上的部署,那么,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港则是实实在在的抓手和载体。其实,在长三角人眼里,虹桥是一个机场,抑或是一产业区。但未来,它将建成亚太第一枢纽。
据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主任林湘介绍,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上海将积极服务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枢纽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将为泛长三角地区科学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与此同时,周边各行政区域将进一步形成合力,不断强化区域协作和联动,发挥虹桥枢纽巨大辐射力,进一步增强同城效应,搭建服务泛长三角产业重构的高效平台,使泛长三角地区产业对接、分工、转移、互补成为现实。
“我们要把虹桥枢纽港打造成服务泛长三角、助推泛长三角一体化的前沿阵地,成为泛长三角地区与全国乃至世界的交互中心之一。”这是目前上海发出的强有力的声音。
虹桥枢纽,正在拉近长三角“地域的平面”,同城效应正在深度规划和对接。嘉兴市市长李卫宁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正在考虑虹桥枢纽功能更大范围的辐射对接。比如说,虹桥本身就有很大的人流和物流,但嘉兴有很好的交通条件,又是浙北惟一出海港口,有内河密集的航道,海河联运,成本非常低,所以,在这方面嘉兴最适合接受虹桥的辐射。除了物流功能外,虹桥的居住、旅游、休闲以及培训功能,都可由周边长三角城市来考虑。
另悉,有关部门已选定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昆山、嘉兴、杭州等8个城市,作为首期开通“空铁联运远程值机服务”的试点城市。专家有把握地预测,将来可在长三角任何一个火车站办完值机手续,并完成行李托运,然后就能一身轻松地乘坐高速铁路,前往虹桥或浦东机场搭乘飞机。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