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表现不佳的香港创业板的未来走向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这个被称为亚洲的“NASDAQ”的创业板曾经有过怎么样的辉煌,而它未来的发展前景又将如何?
香港创业板现状
于1999年诞生的香港创业板,成立之初旨在为具有高成长性有发展潜力的公司提供融资渠道。
2008年的金融海啸进一步打击了香港创业板。香港证券交易所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8月底,香港创业板公司的总市值为813.53亿港元,仅相当于主板公司市值的0.4%,相比2007年,大幅缩水了71.94%,香港创业板总上市公司数量为171家,比起2008年减少了12家,行业主要分布在软件服务、电脑技术以及前沿科技行业。
相比之下,同样经历了科网泡沫的美国的纳斯达克和英国的另类投资市场(AIM)仍然有着较为出色的表现,特别是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已经成为纽约证交所的强有力竞争对手,并吸引了大量的中国企业前来。由此可见,排除科技泡沫的影响因素,导致香港创业板现状的背后,有其他的因素。
香港财华社(08317.HK)CEO兼主席余刚一针见血评论道:“成立香港创业板本身就存在问题。”他进一步解释,创业板成立的不合理性有四大因素:一是香港本身市场小,不能同时容纳多个板块并存;二是没有自身特色以及完善的竞争机制,和主板之间的定位模糊;三是上市成本居高不下;四是香港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更多的是出于科技概念,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
香港投资界名嘴、富昌证券总经理蔺常念也认为香港创业板有着根本性缺陷:“香港缺乏培育创业板的土壤,香港行业主要集中在地产、金融,本身就缺少高科技的企业,而该类型的企业是支撑创业板繁荣的基础。”
创业板目前尴尬的根源可总体归结为成交量的低迷。申银万国期货有限公司研究员分析:“这背后有政策和市场的原因并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市场过度投机和炒作;二、缺乏保荐人机制;三、上市监管过于宽松;四、机构投资者不愿投资创业板。”
迟早被内地创业板替代?
近日启动的内地创业板会否与香港创业板形成竞争关系?交银国际首席运营官谭岳衡对CBN表示,如果香港创业板持续如此发展下去,迟早要被内地创业板所代替。
港交所方面则对此问题有不同理解,有关发言人表示:“内地与香港是两个根本上不相同的市场,内地市场主要为企业筹集人民币资金,而香港可为企业筹集可自由兑换的资金,两者不可相提并论。”
泓褔资产管理研究部主管及执行董事邓声兴则很肯定地说:“两者肯定是会存在竞争关系的,况且现在创业板在香港的环境不及内地优胜。”
事实上,即使没有来自内地的竞争,香港创业板自2000年以来也一直受到专业人士的质疑。申银万国的一位联席董事表示,香港创业板上存在大量的“仙”股,每股价格只有几分钱,但他极少建议客户去购买。
香港资本市场上针对香港创业板的改革呼声从未间断,投资界呼吁,创业板必须重新定位才能有发展的空间;也有人呼吁监管当局理应加强监管,稳固投资者信心,而不能让现有的创业板成为操盘手的提款机。
香港创业板最终何去何从?还得看资本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如何行事。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