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地区大力发展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的“三来一补”,而如今,
中石油开始“走出去”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股份,
中石化收购了总部位于瑞士的ADDAX石油公司,人们期待: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扬帆远航,到世界经济的“大洋”中劈波斩浪。
“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创举。这是60年发展中最关键的变革、最重要的抉择。”经济学家厉以宁说。
在中国,也有这样一种说法:
新世纪始于1978。理由是:那一年,我们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从此开启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征程,实现了新中国历程的一次伟大转折。
自 立
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
“中国越是发展,对世界的贡献就越大,给世界带来的机遇也越大。”9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站在第六十四届联大一般性辩论的讲坛上,发表对当前国际形势和全球重大问题的看法。这是中国国家元首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中首次亮相。
胡锦涛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的这次“旋风式”出访,不到5天时间,接连出席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以及20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议题都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在国际舞台上,这种密集的高端多边外交并不多见。中国因素,正是其中的一大亮点。
去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一天,首都国际机场出现史无前例的忙碌。当天,共有50多位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抵达北京。整个2008年,中国一共接待了180多位外国高级领导人。而在20多年前,每年接待的元首或首脑级外国政要不过30位左右。外交部长杨洁篪说,在新中国历史上,这种盛况“从未有过”。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8个建交国家到现在的171个国家,中国的朋友遍天下。
1979年中美建交。时任美国总统的卡特后来笑言:“我的生日是10月1日,和中国国庆节是同一天。所以,邓小平和其他中国领导人总是说,我成为中国的朋友简直是命中注定。”
世界需要中国,中国拥抱世界。今天,在这个星球上,谁也无法忽视中国的存在,中国同样需要广交五洲朋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国家不论大小贫富,都可以成为中国的朋友。中国文化“和而不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传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外交方略中。
2009年,中国与最大邻国俄罗斯迎来建交60周年。借着“俄语年”的东风,中央电视台开通了俄语频道,中俄原油管道中国段在漠河开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深入快速发展。
得益于中国与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建立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最大技术引进地。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中非合作论坛、上合组织高级别会议……在与世界的对话中,中国赢得了更多的理解和信任。
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不管60年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与定位始终未变。
9月21日,国际和平日到来之际,正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的战士们发出一封《和平倡议书》,希望世界各种力量携起手来,为这片海域的安宁、和平、和谐共同努力。茫茫印度洋上,响起了嘹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在9月23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论坛上,胡锦涛表示:“今后,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中国的努力得到国际公认。英国气候组织8月发表研究报告,赞扬中国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在低碳汽车、工业节能、可再生能源和低碳建筑以及城市规划四个方面取得骄人成绩。
“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面孔越发亲和。
当“中国制造”的各种产品遍布全球后,世人开始更加关注“中国创造”所带来的价值内涵和更深层次的人文力量。孔子学院桃李遍五洲、埃菲尔铁塔披上“中国红”、伦敦市长为中国舞龙“画龙点睛”、三十几个国家过起了春节……由软实力而生成的一个友好、真诚、文明、开放的中国形象,在国家发展、国际交流的格局中,有着更为持续的影响。
大国神采,因此飞扬。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