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生瑜,何生亮?”保利香港(0119.HK)与保利地产(600048.SH)虽然有着同一个父亲,却是两家完全独立的公司,“不存在互补,更多的是相类似的业态,直接竞争无可避免。”有业内人士表示。
最近这五个月,在大多数股票萎靡不振之时,保利香港却上涨了超过4倍。从2009年4月底的2.2元到最近高位9.95元。
与之相呼应,一向低调的保利香港在经营上也是四面开花。9月17日晚,保利香港宣布作价27.42亿港元收购母公司旗下的内地房地产项目。
保利香港狂飙
曾几何时,保利地产是集团当仁不让的“地产一哥”,2007年初,保利地产董事长李彬海曾对机构投资者表示:保利地产进入的区域,保利香港必须让路。然而,随着保利集团对保利香港的控制加强,这个更早上市的“哥哥”最近得到了集团空前的投入。种种迹象表明,如果日后“同业竞争”的故事发生在两兄弟间,让步的很可能是保利地产。
尽管背着种种光环,保利香港一直只能算是香港资本市场的二线股,无论从资本市值还是受关注度都无法与中国海外、中信泰富等同辈相比。
就在9月17日,保利香港还宣布向母公司增发4.03亿股新股。而更令投资者兴奋的是,当中的6000万股将由中投公司消化,涉及超过4亿港元的资金,也是中投投资国内房地产公司最大的一笔。中投可是真正的财神爷,这家国有独资公司负责管理的是国家外汇资金,其注册资本金就为2000亿美元。中投的特别投资部总监周元曾表示,中投的目标一直是寻找低风险、高收益的项目,获得其承认等于外加了一道光环。
保利香港凭什么吸引中投“国家队”的认同?花旗早前发表的报告称,预期保利香港在2010年年底前再有1至2轮获母公司注入资产的机会。
中投在“央企圈”的信息源与影响力毋庸置疑,其率先投入等于间接证实了花旗的预期。中银香港的分析师田世欣就表示,除了母公司的大力支持和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密切关系,保利集团独具的文化相关产业经营经验也有望帮助保利香港获得优质的土地储备。“便宜的土地储备来源将进一步帮助保利香港增强自身与其他开发商之间的差异性”。
同业竞争
对于此次兄弟公司获得集团的大力支持,保利地产内部人士表示,这不会对公司的发展产生影响,因为保利地产已经发展成熟,对母公司的依赖减少。而发展保利香港,反映的是集团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两条腿走路”的思想。
李彬海曾对记者表示:“在业务拓展时会适当回避对方已进入的市场。而在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双方都存在业务的地区,则会采取在原有项目开发完毕后再谋求整合的方式”。在2007年的一次机构投资者的交流会上,李彬海强调保利地产会主力开拓一线城市,而兄弟公司会回避这些区域,并且表示“保利南方集团会将旗下的土地资源逐步注入保利地产这个上市平台”。
但就在李彬海这番言论的两个月后,保利集团一次性将6个城市15个项目注入保利香港。这是集团继2005年第二次注入资产,2009年这次则是第三次注入。如果从这三次资产注入的价值判断,集团对保利香港的扶持实际上是越来越大。第一次是5.8亿港元,第二次是14.3亿港元,到了2009年则超过27亿港元。但保利地产一直强调,双方未形成业务冲突,还是“各干各的”。
但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保利地产与保利香港各自为政,在一些城市的业态也非常相似,竞争无可避免。例如在此次项目注入后,保利香港在广州拥有中信大厦这栋顶级写字楼部分单位,对于保利地产在广州的写字楼项目无疑是一种冲击。而保利香港在广州的别墅项目保利城,与保利地产的诸多别墅项目也有着同样的客户群。保利地产对于这些质疑一直没有公开表态,但其内部人士曾对记者表示,房地产市场还是非常大的,有相同的业态并不表示有着直接的竞争。
随着保利香港获得更多的注入,保利集团下的两兄弟在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同台较量的机会肯定大增。
整合的机会?
但市场也有不同的看法,田世欣表示最突出的是“中国保利集团公司5名董事中有三位目前也担任了保利香港的董事”,资料显示,保利香港的董事长贺平同时也是保利集团的董事长,保利香港副主席陈洪生同时也是保利集团总经理兼董事,保利香港董事王旭则同时是保利集团副总经理兼董事,三人稳坐保利集团内的前三把交椅。反观保利地产,仅有李彬海在集团内挂了个总经济师的虚衔。
中国的确有不少房企拥有两个房地产品牌,例如朱孟依就有着合生创展和珠江投资两大公司;央企的代表是中国建筑,其旗下就有着中海地产和中建地产两大品牌。但通常这些品牌分工明确,各有侧重。例如中海侧重于一线城市,高档住宅;中建则关注二线城市或中低端产品,甚至廉价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型建筑。
但保利集团旗下的两品牌现在看来并没有很明确的方向。于是有分析认为,只要机会出现,两者可能会合并发展。这种机会近期会出现吗?
两个“保利”的“胎记”
保利地产和保利香港的发展历程都有着很深的历史烙印。1992年李彬海奉命到南方组建一家房地产公司,当时的保利集团还是直属解放军总装备部的一家科技有限公司。
1993年保利集团成立,并且收购了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成立了保利香港。当时的保利香港一直充当着多元化发展的投资公司,航运、能源、房地产各种业务纷繁复杂。但保利集团对其控制并不能如臂使指,上世纪90年代的保利香港有着浓浓的荣家影子,因为当年的保利科技有限公司的两大股东之一就是中信公司,而保利香港的上市过程也倚重了荣智健在香港的人脉。王军等一批荣家背景的管理者牢牢地控制着保利香港。其也是香港股市“中信系”的代表之一。
反观当时的保利地产,虽然“个子不高”,却一条心地在华南开发房地产项目。李彬海也显示出过人的能力,1992年公司成立之初,就开发了一个15万平方米的项目,并且销售一空。这也让保利集团有心扶持这个直属的小房地产公司。
2005年开始保利集团进一步明确坚持做大做强贸易和房地产两个主业。虽然同年保利香港也表示要以房地产作为发展方向,但由于各种股权因素,集团对保利香港的发展有所保留,同时这也给了保利地产更多的机会。2006年保利地产A股上市成功,集团为公司的急速扩张提供了无限量的资金支持。
到了2007年后,保利集团对保利香港的控制逐渐增强,标志性事件是保利集团董事长贺平取代了王军兼任保利香港的董事长,随后集团对保利香港人事控制加强。到了2009年6月荣智健减持2亿股保利香港,股份由14%降到1.8%.
随着荣家的影响逐渐在保利香港退却,保利集团对于保利香港的重视程度开始日益增强,也不满足于仅握有一个地产上市公司。此时的保利地产与母公司也有矛盾出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集团希望保利地产上市后可以整合集团的地产业务,但李彬海希望注入的都是优质项目,对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并不愿接手。再加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李彬海已经牢牢控制保利地产人事、财务的各个节点,这都让母公司觉得有必要把鸡蛋分开放。
集团有心扶持弱者,李彬海又牢牢控制着保利地产。所谓合并整合的契机,似乎还很遥远。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