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每年过,今年大不同。对于中国而言,今年的“十一”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人生在世能有几个甲子,能够荣逢盛世,真是生为中国人的荣幸;对于世界而言,今年的“十一”并不仅仅是中国的一个国庆日那么简单,中国人盛大的阅兵庆典所展示的正是一个崛起中的世界强国的集中体现,而金融危机更是衬托出中国作为世界经济未来的价值,拐点意义极其显著。
并非偶然的是,正当中国人民在天安门广场欢歌燕舞的时候,一场低价抛售美元的风潮正在资本市场上风起云涌,美元兑日元和欧元双双暴跌,其中日元一度探至88.00,欧元一度探至1.4816,距离上个月创出的两年新低87.11日元和1.4842美元仅有一步之遥,而导火索居然是英国《独立报》的一篇报道,这篇报道声称,阿拉伯国家、中国、俄罗斯、日本和法国正在秘密商讨停止用美元结算石油交易,转而采用一揽子货币进行结算,尽管相关国家都予以否认,但是美元汇率依然我行我素。
美元会被世界抛弃吗?
现在显然不可能,但是为什么一个不可能的消息会引起市场如此巨大的反应呢?只能证明一个结果,那就是美元的老大地位正在面临挑战,投资者不再敢掉以轻心,所以但凡这种消息出现,已经由最初的不屑一顾到今天的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金融危机的过程变成了一个美元不断升值的过程,而随着衰退的结束,美元又回到了弱势的下降通道呢?这恰恰说明了美元过去的老大地位和未来的下降趋势。
金融危机的过程说白了是一个美元流动性不足的过程,那个时候,尽管大家对美联储大印钞票心怀不满,但是谁都不敢抛售美元,美元有需求,价格就上涨,而现在的情景正好相反,美元的流动性泛滥正在成为越来越明确的预期。如果全球放弃以美元为原油交易的基本货币,美元的需求就会过剩,过剩的货币只有贬值一条路可以选择。
如果说在金融危机之前美元的弱势是一种主动选择,那么,金融危机之后的弱势美元则是一种被动的无奈,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后即使美国议会不再强压中国人民币升值,但是人民币被动升值也是无法避免的,我们现在沿海四地进行的人民币外贸结算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如果越来越多的商品今后以人民币定价、结算,如果越来越多的人民币今后被当做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那么,人民币还会像今天这样让我们的货币当局担心吗?通货膨胀的预期压力还会有那么大吗?
澳大利亚第一个加息,把本来就不低的利率从3%加到了3.25%,澳大利亚之所以敢加息是因为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已经和中国紧紧捆绑在一起,尤其是它的资源经济更是如此,澳元之所以强硬是因为人民币强势,澳大利亚央行之所以敢加息是因为中国经济复苏的态势已经毋庸置疑,近水楼台先得月,澳大利亚就是如此。
中国很快就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成为并将长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中国还将成为世界石油最大的进口国和消费国,人民币早晚会取得与之相对应的结算地位。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