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听到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了。2001年英国《金融时报》上就曾经发表过一篇《中国的廉价货币》。2003年之后,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不绝于耳,主要来自美国以及美国操纵的国际机构。然而,美国金融危机如同山洪突然爆发。
且慢,我们注意到,美国总统奥巴马在9月底的二十国集团匹兹堡峰会上把全球经济失衡与再平衡列为重点议题,弦外之音无非是指责人民币低估。就在刚刚结束的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人民币升值又老调重弹了。尽管在10月15日刚刚公布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中,美国财政部小心翼翼地避免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但美国的全美制造商协会等利益集团仍在紧锣密鼓,向美国政府施加压力。
新一轮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背景是持续低迷的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美国在遭受金融危机打击之后,尽管政府出台了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试图刺激经济增长,但投资和消费始终没有起色,失业率居高不下。在这一背景下,净出口成为拯救美国经济的一根稻草。为了进一步刺激本国的出口,美国非常迫切地希望其他货币升值。如果人民币不升值,其他东亚经济体的货币也不会升值。今后,美国将会步步紧逼,施加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从中国的国内形势来看,升值的压力也不期而至。自2005年7月启动人民币汇改以来,截至2008年第二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升值超过20%。然而,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趋势突然停止,并转而回归事实上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在2008年下半年,人民币有效汇率随着美元的逆市反弹而继续升值。进入2009年后,人民币有效汇率随着美元的下挫而有所贬值。
从中国的出口表现来看,尽管出口额连续多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但中国出口在海外市场上的份额却持续上升。这难免也让人民币汇率受到贸易伙伴国的指责。从2008年10月以来,中国政府多次提高了出口退税率。在今年初公布的财政预算中,出口退税的预算已经增加到6700亿元人民币,比2008年增加842亿元,事实上,如此巨大的出口退税预算在今年年内仍然可能会被突破。
遗憾的是,这种力保出口增长的政策和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是背道而驰的。在过去的十多年内,中国靠出口带动了国内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危机之后,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动力日减。首先,美国经济将会进入较为持久的衰退,美国的企业和家庭将会一直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因此其国内消费水平会在很长时间难以恢复。其次,中国的出口部门在危机之后将出现重新洗牌,竞争力较强的一批企业将浴火重生,但是,这些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势必会更多地以机器替代劳动力,因此,出口企业的竞争力越是提升,能够创造的就业机会越会减少。能够为广大的农民工和大学生创造就业机会的部门,不会是出口部门,而应该是服务业。
为了维护一国的贸易竞争力,适当的汇率安排应该是保持实际有效汇率的稳定。实际有效汇率应该是一国货币与所有的贸易伙伴国的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并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如果中国一直维持人民币与美元的名义双边汇率不变,人民币汇率与其实际有效汇率水平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这种背离的趋势是难以持续的,市场上的升值预期迟早会再度回归。
当前的人民币汇率事实上已经被冻结,人民币汇率被储存在了冰箱里面。但是,把人民币汇率放到冰箱里面是没有办法保鲜的。与其按兵不动,不如主动出击。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在寻找新的发展道路。在调整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所有方案之中,汇率改革都将是必不可缺的。2005年的汇率改革公告中谈到,人民币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10月,“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这是我们自己的目标,这是我们自己的利益。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是当前最迫切的任务。(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经济》编辑部主任)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