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了两件与房地产有关的故事,笔者吃惊之余,只能祈祷房价不要出现大幅下跌。如果房价下跌20%,会产生怎样的后果,看完这两个故事,你就会明白。
一个是朋友卖房子的故事。老万多年前置业的一套房子,以前一直是亲戚借住。
5月底房子腾空,7月初,神通广大的地产中介就来电询问是否出租或者出售。老万先是考虑出租,但因周边环境不是太好,租不起价钱。最关键的是,现在关于出租房的管理比较严格,去办理正规的出租手续吧,交税不说,还得经常需要配合这样那样的检查。不去办理手续吧,万一租客出点啥事情,作为业主,那就更为麻烦。想来想去,还是卖了清净。在中介挂牌将近3个月,价格也不贵,但3个月中,询问是否出租的不少,但询问的买盘却不多。10月初好不容易有个真心想买的,老万见面聊过后,决定迅速出手,为此还将本来就不高的报价略有下调。
买家决定按揭,但首付比例却只能出到10%,剩余资金都需要银行贷款,买家还要求中介机构代为出具一个收入证明。老万担心交易会出问题,问中介,这么高比例的按揭银行能同意吗?中介说,对于总价不高的房子,没问题。他上个月代理过一套70万的房子,其中66万,都是通过银行获得的,整个过程,交给评估和担保公司就行了,流水线操作。至于收入证明,金额不大,也没有人会起疑心。事实也证明老万的担心是多余的,卖房进展很顺利,很快就拿到了银行的贷款承诺书。
老万和笔者聊过后,不无忧虑地说,看样子,房地产价格还真是不能下跌,要是跌20%,银行的麻烦就来了。一套价值80万的“小”房子,如果跌20%,就会只剩下64万,而按揭贷款额超过70万。买家收入如果稍有波动,房子很可能就会断供。银行即使通过卖房回收资金,估计也难填补贷款本息。
第二个故事,是一家中介公司虚假交易骗取银行资金。朋友在某大城市的一家银行工作,最近他们分行出了一件事情。一家中介公司在大量正常交易中虚构了一些交易,将房子评估高价卖给指定的人,更为可怕的是,他们甚至搞了仿真度极高的假房地产证,从银行总计套取了2000多万的资金。直到有一天,上级负责核查的人员在抽查一单贷款时才发现异常,核查人员深感问题严重,汇报给部门领导。上级部门领导亲自带队,召集人手对涉及该中介公司的所有交易进行了逐一核对,最终查实该中介机构套取了2000多万的贷款。最后事情通过各种途径圆满解决。不过朋友说,现在全国房贷数量庞大,参与的中介机构众多,能抽查到异常纯属侥幸。
或许这两个故事有一定的偶然性,并不能代表什么。我甚至期望这两个故事是虚假的,但很遗憾,除必要的模糊外,绝大部分都是真实的。 (来源:证券时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