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许多国家首脑竞选的热闹激烈甚至剑拔弩张相比,德国大选显得“静悄悄”。在任总理默克尔从一开始便将竞争对手远远抛在身后,她的连任早已毫无悬念。
尽管竞选海报上有言:德国到了转折的时刻,但德国人并未“转折”,仍然选择了默克尔。
一位熟悉默克尔的传记作家这样直言不讳地说:“默克尔与奥巴马不同,她没有多少魅力。”
也正因此,在大选前对默克尔的一系列包装才显得特别雷人。“喂奶”、“朋克头”、“迈克尔·杰克逊”、甚至在出席音乐会的时候还穿上了大惹眼球的低胸礼服——一家英国媒体称默克尔的衣着是“大规模干扰武器”。
默克尔的“低胸晚礼服事件”曾经成为那些天世界性的舆论热点。但默克尔并不以为然。在几天后播出的德国电视二台的采访中,默克尔坦然而低调地回应了此事,她同样调侃地戏称:“很简单,因为德国总理是女性。”她还面带微笑地补充道:“如果总理是男性,在任何时候,人们都不会这样议论。”这一次,她穿的是一件宽松黑色上衣和红色套服。
面对过度高调的竞选,默克尔认为“一些人对于这份海报所表现出的态度缺乏幽默感,这让我十分吃惊,”她说,“人们总是抱怨竞选海报平淡无奇,可一旦来些花样,他们又立刻被惹恼。”
这一系列看起来有些“笨拙”的亲民牌在德国反响不错。或许因为德国就是德国,这是一个崇尚理性不喜欢遽变的国度。要知道,在这里连公交车停站都精确到分钟,民众从心理到日常生活,都已习惯了“按部就班”。而默克尔执政数年未见得有多少大功,却也未见有多大过错,德国人已经习惯了这个女总理。在未见其他竞选者显示出十分明显的优势之前,德国人不愿意贸然转向。可以说,对手的“不够强”,从另一个角度成就了默克尔的连任。
地球上最强女人的情事
客观的说,默克尔既没有在党派底层拼搏的履历,在政坛上也没有太多的人脉;她既不克言善辩,在媒体面前也没有太多魅力可言。深黄色短发、深色裤装,是她20年静止的装束,政敌们乃至戏称她为“足不出户的农妇”。但,在《福布斯》全球最具影响力女性榜单中,默克尔却四度位居榜首。
默克尔对政治的兴趣自大学时便显露无遗,但她的丈夫乌尔里希却喜欢安静的生活,更不去关心什么政治。由于二人的生活情趣差异太大,不久他们的婚姻出现了危机。
让乌尔里希不能理解的是,默克尔在临走前的几天,为了一台洗衣机的归属问题硬是对他不饶不依,然而在临走时,她却不仅将洗衣机留给了乌尔里希,还长久地在自己的名字中保留乌尔里希的默克尔姓氏。
与乌尔里希离婚后不久,默克尔在东德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中心工作时,又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在这里,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当时同在物理化学研究中心工作的化学教授约阿希姆·绍尔。
1993年8月,默克尔与绍尔同居17年却不结婚的行为受到了大主教阿希姆·迈斯内的批评。不知是出于社会的压力,还是从政的需要,直到1998年底,默克尔与同她在一起生活多年的绍尔突然结婚了。
他们的婚礼很简单。婚礼那天,他们也没有通知双方的父母到场。直到婚后的1999年1月2日,他们才在《法兰克福汇报》上刊登了一则很不起眼的广告,从此才算公布了他们二人结婚的消息。广告是这样写的:“安格拉·默克尔,约阿希姆·绍尔,1998年12月于柏林结婚。”而广告的篇幅也仅有烟盒般大小。
来自东德国安部的报告:她经常更换情人,她和每个情人的关系不会持续6个月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默克尔还曾为东德政府做过多年的“间谍”。
2005年,西德意志电视台决定拍摄一部关于东德国安部的纪录片。两名记者在“民主德国国安部档案局”调查采访时,偶然发现一张很像默克尔本人的照片。
他们在当年监视东德科学院的科学家罗伯特·哈弗曼的间谍名单中,找到了这名女子的存档卷宗。在这份写于1980年的卷宗中,她的代号是“24XXXX”,个人情况极其详尽——性别:女;年龄:26岁;身高1.68米,穿38号鞋;身材:微胖;头发:深金色蘑菇头;服装:喜欢牛仔裤……几乎所有细节都与默克尔对上号。
原来,1978年,默克尔从莱比锡大学毕业。正当她忙于找工作的时候,几名“斯塔西”工作人员找到了她,警告她很可能会进入“异己分子黑名单”。但在谈话过程中,对方发现默克尔思维敏捷、头脑聪慧,而且对个人生活一向守口如瓶。于是他们转而要求默克尔加入“斯塔西”。她接受了对方的邀请。
从1984年开始,国安部通过默克尔的一位多年密友监视其一举一动。这位密友在一份报告中称:“默克尔经常更换情人,她和每个情人的关系不会持续6个月以上。”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