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今起全流通 2360亿股解禁并非“猛兽”
□ 姜 楠
时光荏苒,飞一样地掠去。今天,财政部和汇金公司三年前的锁股承诺转眼就到期了。随之而来的是A股市场上流通市值最大股——工商银行横空出世。
三年前的10月27日,683078万股工商银行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当时,财政部和汇金公司分别承诺其持有的约2360.12亿A股自该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其已直接和间接持有的工行A股股份,也不由工行收购其持有的工行A股股份。三年来,财政部和汇金坚守着这一承诺。而今,时间的铁锁打开,这2360.12亿股“洪水”会不会真如“猛兽”汹涌而来呢?
回答应该是否定的。早在工行H股解禁之前,市场已经对工行做过深入全面的分析。
首先,银行板块整体业绩看好。由于贷款结构改善、同业拆借利率和证券收益率上升,据有关机构预计,2010年银行业净利润增速将达到30%。
其次,银行股估值已显露投资价值。据半年报业绩测算,当前银行股平均市盈率为16.29倍,平均市净率为2.55倍,估值处于历史低点附近,处于比较理想的投资周期区间,多家券商给予“增持”评级。具体到工行来看,以昨日该股交易情况核算,市盈率为13倍,市净率为2.82倍。
第三,汇金在工行全流通之前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买入方式增持了工行A股股份,持股比例由35.41%提升至35.42%,并拟在未来12个月内以自身名义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这对市场来说可谓是最强有力的定心丸了。不仅如此,而且连安联、运通、高盛等工行H股的众位股东也都在其H股流通前纷纷表态不减持。
据此,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象财政部、汇金这样的大股东持有的工行A股均为国家股,一是要保持绝对控股地位,二是要响应管理层号召,减持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相反,在当前市场点位,鉴于对银行股在本轮宏观调控中的良好业绩预期,工行A股估值的投资价值非常明显,正如汇金公告的那样,继续增持倒是更合理的选择。再者,由于工行属于上证180、上证50、沪深300以及中证100指数板块,在其限售股解禁后,在指数中所占权重相应增加,因此指数型基金将不得不按每只相关股票在指数中所占的权重比例在现有仓位基础上继续增持。
这样看来,工行的解禁只是对市场心理防洪能力的一次大考验。而工行A股10月以来12个交易日中,8阳4阴,累计涨幅已经超过10%,相对6阳6阴盘桓上升300多点的指数贡献非同小可。这步步为营的走势似乎也昭示出已经对这一洪峰的到来筑起一道坚实的堤坝,2360亿解禁洪峰可望安然度过。
再从类似的银行股解禁当日市场表现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3月2日招商银行解禁47.99亿股,成为当时两市流通市值最大的个股,解禁当天,招商银行上涨2.45%,上证指数微涨0.51%;时隔4个月,7月6日中国银行解禁1713.25亿股,成为当时两市流通市值最大的个股,与招商银行相似,中国银行在限售股解禁当日上涨1.94%,上证指数则上涨1.18%。
如此看来,这所谓的“洪水”并非“猛兽”,似乎只是自己吓唬自己的假象敌罢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