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岛将树立行业内模板作用
——专访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戴宏伟
□ 本报记者 胡潇滢 孙洁琳
元月4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方案获批。市场期待已久的利好消息终于成为现实。但是在海南岛向国际旅游岛发展的过程尚存在问题,昨日,记者采访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戴宏伟,对相关问题进行的探讨。
为全国旅游资源提供一个模板
《证券日报》:国务院日前颁布《意见》,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您认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戴宏伟:由于金融危机后扩大内需的大背景以及我国收入水平提高过程中旅游业发展的特定需求,旅游业的发展在我国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海南岛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天然条件,与世界著名旅游度假区如美国的佛罗里达、夏威夷等纬度相近、资源相似,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发展与预期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意见的提出,不但使海南可以凭何借其准确定位、发展特色取得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对于其他旅游资源区的发展定位、特色挖掘以及科学发展将提供一个难得的模板。
《证券日报》:近些年来,游客发帖反映“海南旅游不愉快遭遇”时有发生,您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戴宏伟:地区经济尤其是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平安、稳定的大环境。尤其是良好的治安环境、诚信的商业氛围、规范的经营管理,是旅游业健康、长远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旅游区的管理者和从业者要彻底摒弃“宰客”意识、短期意识、“一锤子买卖”意识,真正树立品牌意识、长远意识、发展意识。其次,要加强治安环境建设和治理,随着近年来各地财力投入的增加,警力、警备不再是治安的约束条件。搞好社会治安的关键在于政府重视、领导负责、队伍自律、作风过硬。第三,要加强旅游业的从业管理,严格查处并杜绝包括旅行社、中介、商贩对消费者的强买强卖、商业欺诈等恶劣行为。
免税政策对临近地区影响有限
《证券日报》:旅游岛的建设离不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您认为应该如何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进行交通方面的改进?
戴宏伟:旅游业的发展除了具备特色旅游资源以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便利的交通条件。首先,海南省应进一步加强岛内机场、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进一步完善海南与其他省市的高速铁路网络;再次,加强与国内外各大航空公司的合作,通过扩大宣传、增加航班等手段,从海陆空等各方面加强交通运输业的建设。
《证券日报》:《意见》提出:由财政部牵头抓紧研究在海南试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的具体办法和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可行性,另行上报国务院。免税政策对于海南有怎样的正面影响?其他邻近城市会不会造成负面影响?
戴宏伟:免税政策的提出,对于海南打造免税的“购物天堂”具有重要的影响。免税政策一旦实施,除了对商品价格本身的影响以外,更重要的是在该区购买便宜商品、对免税购物区的好奇心理会吸引大量消费者。
随着海南旅游岛建设的逐步完善,客流量的不断增加,将会极大地带动当地旅游消费。这对临近地区的城市会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绝对的。因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每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都是独一无二的,健康的商业发展也是具有一定独特性的。只要定位合理,海南可以凭借其特色取得快速发展,其他地区也可以凭借其特色从容应对。
借鉴迪拜教训 防止房市出现泡沫
《证券日报》:自从提出建设海南旅游岛后,海南省的房价出现上涨,会否造成海南省房市泡沫?您认为应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戴宏伟:在目前全国房价一路走高的大背景下,海南省的房价也不会“独善其身”。从供给、需求的关系来讲,《意见》的提出,会引发各方对海南旅游业的看好,海南相关股份及房地产价格的进一步走高都是意料之中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海南的房市一定会出现泡沫。历次房产泡沫的发生,其背后都有许多因素。
尽管如此,从海南自身的情况来看,在各方普遍看好、投资客可能大量进入海南的形势下,谨慎思考自身房地产的发展定位,认真借鉴迪拜危机的教训,是避免出现房市泡沫的必要前提。
《证券日报》:您认为应该如何平衡旅游城市发展和环境污染治理之间的关系?
戴宏伟:需要注意的是,海南旅游业发展中,应当吸取前期一些地区旅游业发展中经常出现的旅游服务滞后、产品单一、缺乏深层次开发、相互融合不够、旅游区粗放经营等问题。尤其是由于过度开发、恶性竞争与不规范经营,一些地区旅游业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已遭到很大的损害。
因此,海南在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必须牢固树立旅游业科学发展、长远发展、健康发展的意识,处理好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旅游收益与环保收益的关系,彻底避免短期开发、过度开发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消极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