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预计股指期货4月中旬正式推出,融资融券业务试点推出时间将早于股指期货。根据市场普遍预期,融资融券业务可能在今年3月底正式推出。
面对这一制度创新的即将到来,多位业界权威人士指出,融资融券及股指期货的推出将改变
目前市场资金流向轨迹及博弈格局,特别是相伴而来的杠杆投资将造成投资者收益和亏损的显著放大。
融资融券可望3月底启动 我国的融资融券业务经历了近5年的孕育,如今终于到了瓜熟蒂落期。
根据记者10日了解到的最新情况,截止到目前,在11家有望进入首批试点名单的券商中,已有包括
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和银河证券等在内的8家券商接受完现场检查。其后,获得通过的券商便可以正式向监管层递交融资融券试点资格的申请。
融资融券先于股指期货推出,已经成为市场的一致预期。今年年初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中国证监会对2010年重点工作安排中,将“适时推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排在首位,而“保障股指期货平稳顺利上市交易”则位居次席。
国金证券在近期的研究报告中也指出:“融资融券是股指期货的必经之路。”
“杠杆投资”带来巨盈巨亏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认为,融资融券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改变了我国证券市场长期以来单边做多的交易方式,填补了市场没有做空机制的空白;其次,融资融券的出现,使任何时间段都呈现多空两种力量真正对垒、制衡的状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市场;第三,融资融券交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市场交易量,增加证券营业部门的业务和收入。
初步测算结果显示,在试点运行期间,融资融券将为证券行业带来新增佣金与利息收入45亿元至90亿元,相当于2009年全行业佣金和利息收入的2.2%至4.4%。
针对即将推出的融资融券,全国人大代表、吉林证监局局长江连海表示,融资融券作为信用交易和衍生品,也是有风险和负面作用的。“从理论上说,它可以平衡供求关系,也可能通过杠杆放大效应助涨助跌。”
海通证券、国信证券等机构认为,相对于普通证券投资来说,融资融券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于通过保证金支撑为投资者提供了“以小博大”的机会,起到了财务杠杆的作用。融资融券这种新的交易方式,赋予了投资判断更高的权重,赋予了投资智慧以更高的“溢价”。方向判断正确,投资者将获得比普通交易更多的收益,但一旦判断方向失误,投资者付出的代价也将较普通交易更大,“博傻”的代价将远高于常规非杠杆交易。
控制风险将是头等大事 融资融券是把双刃剑。日信证券分析师宋强认为,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用得好能够有所斩获;用得不好,则会加剧亏损。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既能推动市场发展,也有可能加剧市场波动。“因此,如何控制风险,如何把债券市场、银行业、证券市场尽可能统一在一个更高层面上进行监管,都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宋强说。
根据江连海的建议,在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过程中,应研究探索建立这样一种制度和机制:即在市场股指低位时,严格审核和适度限制融券业务,主推融资业务;在市场股指高位时,严格审核和适度限制融资业务,主推融券业务。
面对此项新业务,海通证券、国信证券等机构则提醒投资者,在参与前需要做足多方面的准备:首先客观地评判一下自己当前的风险承受能力,让自己的投资处于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在融资融券交易中,杠杆比率(即收益或亏损的放大倍数)与保证金比例、折算率有关系。保证金比例越低,折算率越高,融资融券交易的杠杆比率越高,风险就越大。
同时,充分地了解、研究市场,尽可能透彻地判断市场运行的方向,博取大概率的投资方向选择,并及时掌握止损点,否则不仅要面临更多的损失,还要经受追加保证金之苦。如果未能按期交足担保物或到期未偿还融资融券债务的,还要经受强制平仓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