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市场安全运行风险犹存
钱克明委员建议应防止非农产品价格上涨向农产品传导
“未来全球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和转型经济的复苏,增加了我国粮食市场安全运行风险。”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委员、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钱克明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他说,由于我国在国际粮食贸易中有明显的大国效应,全球食品危机增加了我国粮食市场安全运行的风险,尤其是增加了国际贸易量较小的大米、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大豆及作为饲料和生物质能源原料的玉米市场风险。
对于钱克明的判断,世界粮农组织专家在2009年11月份世界粮食安全报告中也已明确指出,该组织负责人警告说,随着全球经济逐步恢复,新一轮全球食品危机可能会很快发生,这是因为影响上一轮食品危机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粮食生产投入减少,发展中国家需求增加,生质物能源开发使用明显回升等。
因此,钱克明强调,在当前通胀预期压力较大、各界对农产品价格高度关注的情况下,应尽快解决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建立健全更为有效的政府调控体系。
他认为,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中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农产品价格总水平偏低,生产效益下降趋势明显。目前,我国农产品价格总水平偏低,不能真实反映耕地和淡水等资源的稀缺程度,远远低于人均农业资源禀赋相近的日本和韩国。其次,农产品内部比价不合理,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第三,园艺产品价格波动频繁,农民收入不稳定。第四,市场主体发育不平衡,农民议价能力低。第五,国内外两个市场相互影响加深,国内价格调控的难度加大。随着农业国际化程度的深入,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大豆等外贸依存度高的农产品尤为如此。
因此,钱克明建议:针对粮食等基础性产品逐步完善最低收购价等政策,提高种粮收益;应对大豆和油料等贸易依存度高的产品继续实行更加灵活的临时收储政策,探索直接补贴农民的办法;对棉花等“两头在外”的产品,可通过进口管理、储备调节等措施保持市场相对稳定;对鲜活农产品,要依据产品特性探索灵活有效的价格干预政策。
钱克明最后强调,应科学引导社会舆论,正确认识农产品价格上涨与CPI的关系。要防范农产品价格不合理的急剧上升,最根本的措施是要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政策调控的着力点要放在调动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增加供给,防止非农产品价格上涨向农产品传导,防止打压农产品价格的合理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