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网络上公布的一份“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称,在1999~2010年各类富豪榜的“亿万富豪”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共造就了149位“亿万富豪”。这一消息持续引起网民热议,甚至有不少网民误将“产生多少富豪作为衡量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标准之一”。(《中国青年报》1月26日)
网民的误导产生于媒体的“选择性”报道,这份10万余字的报告似乎已经被媒体浓缩成了一个简单的“富豪排行榜”。笔者查看了报告原文,涉及的排行总共有杰出校友、科学贡献力量和大学声誉三大部分,正文第三部分“杰出校友排行榜”还囊括了杰出科学家、院士、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杰出政界校友等几个部分,而造富大学排行不过是其中一个并不太显眼的指标。显然,这个指标已经被众多媒体放大,成为评价大学实力的唯一指标。
当然,有人会怀疑硬把大学和“富豪”的成功相连,这中间有没有“水分”。富豪的成功有其必然性,也有偶然因素,是一个集智商、情商、财商、志向和勤奋,以及家庭环境、生存环境和教育方式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很难做出直接的归因,谁能保证大学的经历对其影响完全不重要呢?
事实上,任何一个排行都不过是衡量一个大学的侧面,无法观其全貌,而这样的侧面也必不可少,至少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观察大学的视角。世界后起之秀的一流大学发展史也表明,当一国的大学入学率进入大众化阶段时,谁在大学的职能有新的突破,谁就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成为一流大学。笔者并不否认大学是崇尚学术、追求真理、塑造精神的殿堂,这是大学服务社会的宗旨,但是,在这个大前提的指引下,有一些“造富”的创新又有何不妥?我们通常认为细节决定成败,“富豪榜”这一个微小的细节也许就是决定大学在“差异化”竞争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美国,校友“富豪榜”也是大学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比如,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亿万富翁的人数就有50个,其中包括微软总裁Steve Ballmer,纽约市长Michael Bloomberg等。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制作的大学排行榜中,校友捐赠率是个十分重要的评价指标,校友捐赠率越高,表明这所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越高。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友捐赠率就高达62%。
近年来,我国大学“造富”能力凸显,拥有大学教育背景的富豪企业家在IT业、制造和医药等高科技行业的“创富优势”远高于其他行业,“知识创造财富”属性在此得到了诠释;而同时,来自商界自主创业的企业家校友已经成为中国大学校友捐赠的主体,大学的造富能力与校友的创富能力是影响校友捐赠能力的关键,企业家校友的捐赠将成为大学办学取之不竭的源泉。
大学造富与政治家、科学家的培养既不冲突更不矛盾,“造富”不过是中国大学行使的众多职能当中又一个新的职能。笔者以为,校友与母校的关系可谓血浓于水,光有“富豪排行榜”也许还不够,还应该有“富豪捐赠排行榜”,这才是校友与母校血缘关系的真正体现。若 尘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王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