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专栏 > 最专栏

张涛:A股正在提前消化后市压力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张涛
2011年04月01日02:21

    (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当前A股市场承受了巨大的来自货币政策的压力,但这不意味着这种压力会逐渐加重,相反,当前压力的消化反而会进一步提高后市的乐观情绪

  在中东及北非国家的社会动荡、日本地震和核危机是否会演变为阻断危机后

复苏之路的“黑天鹅”被热议之时,上周末美国2010年4季度GDP增速的上调(由此前2.8%上调至3.1%,2010年全年GDP增长为2.9%,2009年全年GDP增长为-2.6%),无疑成为市场担忧最好的熨平剂。同日(3月25日),美联储三位高官有关货币政策转向的讲话(费城联储主席普罗索、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和亚特兰大联储主席洛克哈特),更是强化了美国经济超预期的复苏前景。

  实际上,美联储在3月15日货币政策会后的声明中,已将维持一年之久的四大担忧措辞悄然删去(在2010年3月16日的联储会议上,美联储提出困扰美国经济复苏的四大因素:高失业率,收入增长的疲弱,家庭财富的减少和信贷的紧张),取而代之的措辞变为“经济复苏的基础更加稳固,劳动力市场的总体状况逐步好转”。

  联储措辞变化背后的数据,也显示了符合美国当局要求的经济政策效果。一年间(2010年3月16日联储会议至2011年3月15日联储会议期间),继2009年实施QE1之后,美联储实施了规模为6000亿美元的QE2,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随之继续扩张了3000多亿,由2.3万亿增长至2.6万亿,美元指数的降幅达到3%;再加之奥巴马政府对减税法案的延长,美国失业率从一年前的9.7%降至目前的8.9%;这期间,道指涨了16%、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3.7%降至3.3%、石油和黄金的涨幅也均接近30%左右。

  受经济基本面向好的影响,资金流动方面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据美国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EPFR Global 最新数据,截至3 月2 日,新兴市场股市基金的当周资金流出额为25 亿美元,连续第6 周流出,创2008 年第三季度以来最长资金流出周期。今年以来,已有超过210 亿美元资金流出新兴市场股市基金,资金规模约达到新兴市场2008 年吸金顶峰期时的1/5。

  在外围环境向好的背景下,A股市场却再一次特立独行。在上述时间段内,横向比较各主要经济体资本市场的变化,A股市场的表现则要远远差于其他市场:美国股市涨幅为15%、英国股市涨幅为9%、德国股市涨幅为18%、俄罗斯股市涨幅为32%、印度股市涨幅为12%、巴西股市涨幅为3%,而A股市场则下跌了3%。

  同期各国的通胀情况:美国核心CPI下降0.5%至1.1%、英国核心CPI增长了0.9%至4.4%、德国核心CPI降了0.1%至0.8%;俄罗斯CPI增长了1.5%至9.5%、巴西CPI增长了2%至6.4%、印度CPI下降了6.9%至9.3%,中国的CPI增长了3.4%至4.9%。由此可见,虽然目前中国通胀的绝对水平低于金砖四国的其他三国,但一年间的涨幅却是最大的。

  正因如此,2010年10月份起,中国的货币政策开始实质性转向,至今央行已累计6次上调准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以及实施差别化准备金率的管理。日前,人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1年第一季度例会上再次强调“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及其影响,强调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宏观调控任务”。在如此大的控通胀政策力度下,A股市场受到了危机以来最大的政策压力。此前,A股市场同其他经济体资本市场基本保持着较强的同步性。

  若再结合近期央行官员的密集表态来观察,曾在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间采用过“准备金率一月一调,利率两月一动”的政策节奏还将得以延续: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间,央行累计1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次上调基准利率;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间,央行累计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利率。

  由此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A股市场的特立独行主要源自通胀下的政策压力。但由于此次决策层对于通胀控制的坚定性,从而让央行更早的采取了控制通胀的针对性措施。这一点有别于2007年至2008年间的情况。笔者依照市场利率和汇率而构建的货币条件指数显示,2007年至2008年间,央行的政策滞后长达有6个月之久;而这一次,伴随通胀压力的增加,央行对于收紧货币条件的反应及时性明显提高。所以,即便央行采取了严厉的政策节奏,但由于政策及时性和针对性的改善,政策灵活性的空间得以保证,也就是说,此轮政策节奏的持续期可能会缩短,或者说,此次对于通胀控制的有效性要好于此前——这也正是货币政策及时回归稳健的意义所在。而这一点,无疑对于A股的后市是有利的。

  作为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补充,财政政策积极取向的维持,则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市场的政策压力给予缓解。按照2011年财政预算安排,2011年全国财政支出将首次突破10万亿大关(2011年全国财政预算支出10.0万亿元,增长11.9%)。回顾2001年至2010年的财政支出情况,当年财政支出规模小于当年新增信贷规模的,只有2003年和2009年两年,其余8年间,财政支出规模基本保持在新增信贷规模的1.3倍左右,而按照2011年的财政预算支出和货币增长预期目标,该比例则再次回到了1.3倍的关系。

  同时,按照央行公布的社会融资总量及十项指标来看,中国的融资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信贷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已由危机前的60%(2008年)降至55%(2010年)。融资结构的变化,势必造成非信贷资金对资本市场影响的加大,这样一来,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和财政政策继续积极,对于资本市场的施力点和影响程度自会较此前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虽然当前A股市场承受了巨大的来自货币政策的压力,但这不意味着这种压力会逐渐加重,相反,当前压力的消化反而会进一步提高后市的乐观情绪。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系财科所经济学博士,供职于中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E-mail:zhangtsxyq@sohu.com。)

  张涛的微博

  张涛的其他专栏文章

  张涛:富士康事件与扭曲的劳资关系

  张涛:闯关资源价改 舒缓通胀预期

  张涛:汇率机制变革意在求稳

  张涛:危机后的“新三国演义”

  张涛:逻辑未改 何谈转型?

  张涛:央行后期调控要看财政脸色

  张涛:存款下降,所为那般?

  张涛:修复货币环境需要更多“加法”

  张涛:管理通胀预期重在改变习惯

  张涛:从就业数据比较美国的两次危机

  张涛:危机如何影响中国货币环境(“危机改变中国”系列文章之一)

    张涛:这一次我们又将如何突围?(“危机改变中国”系列文章之二)

    张涛:从后冷战“接轨”到危机后“转型”(“危机改变中国”系列文章之三)

    张涛:经济运行将步入动荡年代(“危机改变中国”系列文章之四)

    张涛:通胀背后的逻辑(“危机改变中国”系列文章之五)

    张涛:2011,A股乐观之年

    张涛:今年通胀“两头低,中间高”

    张涛:重视A股市场的政策缓释作用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责任编辑:时平)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