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国际商品市场

黄金价格10年暴涨6倍 堪比中国房价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刘欣然
2011年04月01日11:05
近年价格持续上涨的黄金成为市场的投资热门(姜晓明)

  本刊记者 刘欣然 发自北京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黄金的火焰终于升腾上去,发出万丈光芒。然而,财富的河水还会聚拢在那些黄金客身边吗?他们又能保留多久呢?

  如果有这么一种东西,每家

每户多多少少都有它的影子,最近十年间它的价格暴涨了6倍,堪比房价,又比投资房子容易且亲民,金额可多可少,你后悔这些年没有大量囤积它吗?

  这个东西就是黄金。

  灿灿黄金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的象征,由于建国后黄金长期集中在国家手里,普通百姓几乎忘记了黄金除了首饰之外的金融作用。有这么一小群人,在大多数国人为了股票和房产疯狂的时候,他们默默地追逐着黄金。

  几乎每一种投资交易,都大大加剧也浓缩了人世间的跌宕起伏,黄金也不例外;财富从来好似流水,黄金也不例外。追逐的过程中,有人成功地舀到了河水;也有人,河水在指尖滑过。当然,这河水与大多数人无缘。

  入行

  2000年9月初的某一天,北京广播学院的新生陶行逸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从学校出发,想把北京城大大小小的地方都骑一遍。

  之所以这么做倒不是出于游览和闲情逸致,来自浙江温州的他家境窘迫,上高中起就开始折腾小生意。上大学无可逃避地必须面对生活费和学费的问题。

  “如果我不光在自己的学校摆地摊卖点小东西,还要到其他学校去卖,我总得知道路吧?”更进一步地,“我要想在这个城市立足,总得知道它什么样吧?”

  北京的9月初仍然炎热,骑到王府井的时候陶行逸累得不行,“没想到北京这么大,我们家乡的小镇很小。”

  那个时候北京还没有这么多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回去的时候陶行逸还是迷了路,回到学校后一算,来回花了3个小时,“这事再也不能干了,太远了。”

  现在的陶行逸29岁,是金顶集团董事长,公司主要做黄金投资业务和对冲基金管理业务。陶行逸目前管理的人民币海外对冲基金数额高达十几亿人民币。

  迄今为止陶行逸人生最重要的一步是2004年6月毕业之后去了一家香港公司的北京办事处,这家公司主营外汇和黄金,陶行逸第一次接触到了黄金投资。时隔多年他已经不记得当时黄金价格具体多少钱了,“每盎司三四百美元吧。”

  不久之后,他和袁林成了同事。袁林生于1977年,在圈中人里算是老大哥。现在,袁林的公司就在陶行逸公司北边不远,都在北京最繁华的东三环边上的高级写字楼里。

  和陶行逸成为同事之前,袁林在金融街上班,做外汇。有时候同学聚会,袁林发现那些分到电力、石油等垄断行业的同学过得很安逸,年薪至少几十万,各种福利都有,不用操心太多事情。

  但是这种一眼就能望到头的日子,让生性喜欢挑战和折腾的袁林感到窒息。2001年有个朋友对袁林说,自己的金矿生意再也做不下去了,金价比前两年的开采成本还低。——“金价被低估了,从长期看,黄金价格一定会上涨。”袁林记住了这句话。这一年年初,国际黄金价格下跌到255.95美元/盎司。

  1999年金价触到最低点256美元/盎司,之后的两年一直在这个价位徘徊。但如果回过头来看这十年牛市的起点,“就是从2001年‘9•11’之后涨起来的。”一家国营公司黄金部经理张社(化名)说。2004年,张社还在英国读MBA。

  2002年底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2004年,国务院放开了经营黄金、白银制品买卖、回收等多项行政审批。之前注册这类公司需要经过审批并且在央行备案,之后只需要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即可。

  2004年,股市绵延4年的熊市达到冰点,IPO暂停,大量庄家大户散户或者跳楼或者破产或者气息奄奄,当时的流行语是“远离毒品,远离股市”。这气息奄奄者中就包括张卫星和王吉舟。

  张卫星从2000年就开始研究黄金了,2004年蛰伏期间仍然激情四溢,挂在嘴上的词变成了“黄金”。

  张卫星生于1970年5月,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96年投身股票市场。2000年张卫星在股市坐庄爆仓,之后又在市场上不懈地兜售各种国有股减持方案,寻找发财致富的机会,面目伧俗,颇不受舆论待见。但是2008年高德黄金爆仓,不少前去采访的媒体记者均对张卫星抱有好感,认为张没有卷钱潜逃,是有道德之人。

  一言以蔽之,2004年张卫星认为黄金大有可为,并且感染了王吉舟。王吉舟记得很清楚,当时国内金价100元一克。国内金价与国际接轨,1盎司黄金等于31.1克。

  王吉舟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道:“高德黄金成立了,股市千点,金价百元,从那时起,经常有一辆不起眼的本田商务车,默默地在山东招远与北京之间的高速公路上流窜,司机是张卫星,车里是一堆一堆的金条和金币。这方子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他觉得世界上最危险的抢匪,就是信息,没人知道才最安全,于是,他连保安公司也没通知。他确实不是常人,对了,他在上大学时,还造过一架飞碟。”

  2004年陶行逸毕业后选择进入黄金行业,只是因为“这个行业很新,很缺人,机会多。”随后从外汇转入黄金行业的袁林“当时也没有想那么多”,“以我当时的水平和能力,看不到更高层的,只能是说面对有可能实现的机会,之后怎么样我不是很确定。”

  这么看来,2004年对黄金今后大牛市行情信念最坚定的是张卫星。现在袁林说起张卫星,仍然认为他对中国黄金市场初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4年黄金价格比1999年有所上涨,也只是恢复到1995年的400美元/盎司。之前黄金的最高价是1980年1月创下的,850美元/盎司。如算上通货膨胀因素,1995年和2004年的黄金价格肯定不及之前高点时的一半。

  2004年,上海房价已经开始飞涨,大部分人还没有从几年前政府“购房返还个人所得税”促销卖房的惯性思维中脱离出来,北京房价涨幅微小,一年也就是10%,人们生活一派安稳祥和。

  这时候,黄金光芒黯淡。

  200%的利润

  黄金的产业链很短,简单说来,就是风险探矿、经营矿山采矿、冶炼,从冶炼厂出来的标准金锭全部卖给上海黄金交易所,之后首饰商再购买这种标准金锭,做金条或者首饰。中国连续两年取代南非成为世界第一大黄金生产国,2010年生产黄金340多吨。黄金产业链利润的最大头在金矿开采。

  张社之前在一家名为从事黄金、白银矿山开采的公司工作了几年,这家公司以做矿山投资为主,主要是对山东、云南、江西一些小的金矿和银矿,进行初期的勘探和开发。

  我国的金矿基本都属于岩金,伴生在花岗岩里,分布在各个省市,但是都形不成规模,好一点的矿主要集中在山东胶东半岛地区和河南灵宝地区。胶东半岛上尤其以招远县最为有名,招远县因此号称“金都”。

  “招远县80年代还有大腿这么粗的明金,顺着花岗岩一绺一绺的,你就敲就完了,明金的纯度大概80%以上;90年代中旬还有胳膊这么粗;现在有手指头这么粗的就很难得了;2000年以后就没有了。”张社说。

  国内品位比较高的金矿往往控制在中金黄金山东黄金、山东招远黄金等大型国有矿业公司里面。不过,“小金矿其实也蛮赚钱的,收益率也是蛮高的。尤其是这几年黄金价格突飞猛进。”

  国内品位比较高一点的矿,每吨矿石能炼出3克黄金,开采的成本每克100元左右,最近金交所金价每克302元,“这是200%的利润。”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资本家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两百的利润,资本家就会藐视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

  200%的利润,想涉足黄金矿山这个行业的人很多。但这是个门槛极高的行业,探矿的时候只能打几个钻眼,不能打得跟蜂窝似的,所以很容易就买了一块底下什么都没有的地。中国最专业最权威的探矿者当属中国武警黄金部队。探矿完毕,形成报告,再转给下家想要开采的企业。

  张社认识一家公司,“斥巨资在外蒙买了一块地,工程师吭哧吭哧过去看,什么都没有,连铁都没有。”“也许我这个钻眼打下去,正好打在一块明金上,哇,品位极高!可是转到下家开采的时候,也许底下就这么一块明金,别的地方都是普通花岗岩,品位极低。也有可能钻眼打完了之后什么都没扎着,可是底下有一大块明金。”“为什么叫风险探矿呢,就是这个道理。”

  业外的人员很难进入矿山行业,不仅仅是因为门槛高,还因为矿山这样的资源行业,并非处于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中。

  听说记者想找些小矿主聊聊,袁林疑惑地问:“你跟他们都聊什么呢?他们就和那些煤老板一样,前些年利用各种人脉资源拥有了矿山,这几年暴富,过一段时间来北京一趟,买买东西,玩一玩。你聊什么呢——他们什么也不会跟你说的。”

  据说每个这样的小矿主都非常有钱,资产上亿。一般来说私营矿主和当地政府关系都处理得很好,能够拿到地,同时资源共享,银行贷款、生产设备等等。

  “比如我们现在成立一个投资公司,决定去收一个矿,我去签合同、做公证,然后去办探矿权、采矿权,等这些都办下来,黄花菜都凉了。”

  “而且白给你一个矿,你根本就干不了。为什么?今天东查你一家伙,明天西查一家伙,生产安全隐患啊等等。可是那个圈子里的人大家一起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就没这些事。”张社深有体会地说。

  2010年,一家做PE的基金刚刚在西伯利亚买了一个储量190吨的金矿,基金合伙人陈西(化名)说:“开采金矿这种投资,需要一个稳定的政府环境,因为得持续几十年。可是你和政府的关系是阶段性的,领导也在不停地变,和这一届领导关系不错,那和下一届呢?一届政府还能跟着你啊?”

  2008年底有人介绍,俄罗斯西伯利亚有一个待出售的金矿,储量大,190吨;品位特别高;股权简单,属于一个自然人。

  陈西说:“我们的工程师去看过之后,公司很快就决定拿下。国内的金矿无论从品位、储量,还是开采条件,都没办法比。武警黄金部队能发现个25吨或者50吨的金矿,就很激动了。”说起这个项目,陈西一脸得意。

  随后公司进行路演推介,募集资金。总投资额3亿美金,其中10%是合伙人自己出资。“募集资金到位得特别快,两三个月钱就打过来了。”

  说实话,买这个矿在价格并没有太大优势,但是国内经营环境比较差,不可预知的开支很多,管理也很费劲。而且这个矿上面只覆盖了很浅的一层花岗岩,50米,“直接用挖掘机挖就行了,不用钻。”

  现在价值2000万人民币的开采设备正在运往当地,“我们计划今年就要出10吨。”

  记者问:“如果黄金的价格这两年就往下走,这项投资会折本吗?”

  “黄金的投资收益率特别高,就算金价到了250美元/盎司,也亏不了本。”

  “这岂不是一夜暴富的机会?”

  “嘿嘿,怎么说呢,还是……很让人兴奋的。”陈西克制地笑。

  起步

  和陶行逸聊天,会让你经常感觉到强烈反差。

  穿过金顶集团普通员工的办公区,进入陶行逸的办公室,你会诧异,外面人头涌涌的两百多人,都属于眼前这个“小孩”的麾下吗?

  公司员工穿着正式,年轻的陶行逸个子不高,打扮休闲,穿一件针织开衫,脚蹬休闲鞋,留着典型的80后的发型:头发逆向走势向前,堆过头顶,向额头和脸颊延伸。

  他皮肤白皙,当然你找不到皱纹,所以也就没有权威感;两手白而小,肉乎乎的,也不像是一双富有掌控力的大手。

  2004年陶行逸开始学做黄金交易,国内到处都找不到教材,只好上国外各网站搜资料。黄金市场全球联动,交易最活跃的是伦敦和纽约,“从晚上八九点到凌晨三四点。”所以相当长时间里他昼伏夜出。白天还要盯一下亚洲的市场。

  做了两三年之后陶行逸越来越觉得,“黄金这个东西实在太特别了!”黄金绝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商品,更是一种金融工具和货币。

  “黄金里面有我创业的机会。”这想法慢慢在陶行逸脑海中成形。

  这个时候的张卫星为了推销金条,四处演讲参加论坛接受访问,手段“无所不用其极,骚扰电话,社区横幅,做电台节目,都是小菜一碟,还扎进了天上人间。妈咪卖金条的效率,是最高的,有个天上人间的妈咪介绍了个山西人,拉了半吨金条走,那小子可真牛逼”。

  陶行逸上大学期间炒了4年股,这个时间段正是上证综指从2200点跌到1000点的大熊市,陶行逸战绩辉煌,用不到一万块钱的本金赚出了学费和生活费。“熊市比较能够锻炼人。”受过锻炼的陶行逸专注于黄金之后,学起来很快。不过他很快就经受了一次严重考验。

  2005年,陶行逸工作的第二年,他一下子亏损一百多万,把前面稍微积攒的一点钱都给亏回去了,还欠了客户的钱。“全军覆没,而且所有的资产变成负的。”

  回想起来陶行逸总结道,“做交易有个坎是很重要的,其实从低处往高处不可怕,这不会毁灭,最可怕的是从天堂到地狱,一般人承受不了。”

  其中的煎熬,不足为外人道,最艰难的时候陶行逸一个星期基本上就没怎么睡觉,还必须盯着行情看。“当时就好像……现在已经回忆不起来当时是什么状态,反正是晕晕乎乎的那种。”

  陶行逸柔软稳定的声线弱化了从业7年来,以及上中学以来因家庭变故承受的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和跌宕起伏,也淡化了他自己目前惊人的勃勃雄心。

  这个时期,袁林读遍了所有能够找到的海外市场的各种传记、交易之类的书籍,“看他们一些经历,觉得他们应该是自己的目标。”遍览群书之后雄心勃勃的袁林发现,这些书其实不能给自己太多借鉴,这些人的经历相同的地方是他们有预见性机会,通过在市场搏杀、积累,战胜市场。但在中国市场的证券、期货市场,人们一时成功易,长期成功难,国外和国内的制度环境太不一样了,国内的黄金市场相对来说制度建设更为落后。

  “后来发现很难,一度变得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干什么。”黑暗中袁林选择老老实实把自己手边的小事做好,“客户会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问我是如何理解这个市场的,希望能够给他们建设性意见。”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三年,一点一滴之中袁林对这个市场的理解不断加深,“再后来发现,其实国内也是有些机会的。”

  2007年陶行逸自立门户单干,创立金顶集团。过了两年,袁林创立了三和锦信,公司注册资本金5000万。

  在信仰黄金追求财富的道路上,此时张卫星继续领先。王吉舟在博客中写道:“2005-2007年的黄金小牛市,使张卫星2004年所有的预言都步步成真,虽然飞碟没有发射成功,但是,时间飞车显然发射成功了。驾着它,张卫星来自不久的未来,对黄金的下一步走势了如指掌。”

  “源源不断的现金涌向张卫星,到了2007年底,他账面上的现金余额已经是9位数字了,而且一分钱的贷款也没有,公司除了黄金就是现金,当然,还有很多美女,张卫星享受着成功带来的全部人生馈赠。”

  2004年12月,国际黄金价格微涨至456.75美元/盎司。2005年下半年,黄金价格像打了鸡血一样一路飙升,500美元、600美元和700美元连续被踩在脚下。2006年5月,金价一度涨至730美元/盎司,黄金价格有史以来第一次上了中国最顶级最权威的新闻报道——《新闻联播》。其后金价开始狂跌,两个多月时间里从730美元一路跌到540美元——《新闻联播》成功地当了反向风向标。这次回调也几乎是这十年大牛市单边上扬的金价为数不多的几次调整之一。其实如果在股市,这也就是3个跌停板而已。

  2007年,黄金期货价格上涨了31%,当年12月31日,伦敦定盘价达到836.5美元/盎司,离1980年的最高价只有一步之遥。

  关注者目瞪口呆之余不停地问,黄金还会不会继续涨下去?会不会??会不会???

  2007年记者采访了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总经理王立新,他说:“20年一次的大牛市,绝大部分中国人都错过了。”

  市场的赢家永远只是极少数人。2005、2006年陶行逸出去给别人讲课时说,“要不了多久,大家都得习惯4位数的金价。”大多数人将信将疑,或者干脆认为他是痴人说梦。

  这极少数人坚信,本轮牛市,是和黄金20年的熊市相对应的,金价远远没有到头。

  与此同时,2005年尚福林大刀阔斧操办了证券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随之掀起波澜壮阔、长达3年的大牛市,上证综指从1000点暴涨至2007年11月的6000点。2006年底,北京房价开始以每个月10%的速度飙涨。相比之下,黄金的光芒仍然不够耀眼。

  随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A股市场一泻千里,“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这一年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严厉调控,一整年房地产市场都凄凄惶惶。黄金的火焰终于升腾上去,发出万丈光芒。

  分手和聚合

  对从事投资这一行的人来说,智商是必要条件,情商是充要条件。

  2008年1月3日,国际金价不出意料地上涨到859.30美元/盎司,突破了1980年850美元/盎司的历史最高纪录。2008年3月14日,金价历史性突破1000美元大关。

  在黄金的产业链上,冶炼加工环节每克黄金只收几毛钱加工费,利润极薄,因此只有那些大矿才养得起冶炼厂。小矿主把矿石粗选之后制成纯度在90%的粗金交给冶炼厂,冶炼厂拿过来验一下纯度,直接就给小矿主换成标准金条。“给冶炼厂粗金或者矿石都可以。”张社说。

  如果做成金条,当下的价格是316元/克,交易所金锭302元/克,每克只有14块钱利润。首饰加工厂做成首饰的利润也非常低,每克只加几块钱甚至1块钱利润,但是金店里首饰价格能卖到360-380元/克,流通环节里有几十块钱的利润空间。

  账上资金达到9位数之后,王吉舟和张卫星陷入沉思,“金条、金币可以带来第一桶金,但还不够,必须赶在上帝收回他的糖果之前,完成下一步飞跃。”

  可是,下一步跃向哪里?

  “下一步?我想好了!我给你看看我是如何一步跳到中国富人10亿元现金俱乐部的!我已经悟透了黄金未来的全部秘密,一年之内,我要到外盘去玩大的。”张卫星这样激昂地勾画下一步的蓝图。

  面对接下来更大的黄金牛市,是继续向上玩金融,还是扭头向下玩实业,他们的观点出现分歧。

  “伴君千里,终有一别,看来,我们分手的时候到了。我要再次改行,做实业,左手资本,右手门店,要复制黄金行业的国美模式——借助资本市场的强大能量把金店开遍全国,店里全部的金价都紧随着国际原料价格跳跃,把黄金摆成小山,用泼水价卖出去,用过百亿的现金流刺激资本市场高潮迭起、题材不断。颐和黄金就这样诞生了。”

  王吉舟的雄心是:纸币贬值必然逼着人们走进金店,而要买黄金,就要来颐和这样的金店。张卫星的高德黄金则继续在黄金期货这条路上走下去。

  令外人不明白的是,两人为什么非要分道扬镳。这几年不管是中金黄金、山东招金、山东黄金这样的大型国有矿山企业也好,还是金顶集团、三和锦信这样的私营公司也好,都在竭力往全产业链延伸。

  矿山公司除了经营矿山外,这几年将触角拼命伸向探矿、冶炼厂,往下游,虽然他们自己不做加工,但是招标加工企业专门为自己供货,再招加盟商,做门市旗舰店。尽管这些主营矿山的企业无法成为交易所,可是凭借其强大实力占据了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高层席位。

  以交易起家的私营黄金公司,也大力发展实体金店,建设网络和渠道。“就像证券公司的营业部一样。”三和锦信现在已经有二三十家直营和加盟金店,以及更多的预付款业务居间商,并且计划在2011年底前将金店网络扩大到80-100家。

  金顶集团除核心的海外资产管理业务之外,黄金业务都放在国内,业务触角更多。做自己品牌的金条,跟银行一起做实物金的投资与回购;卖首饰,打算采用网站B2C这种方式,鼠标加水泥,建全国性的连锁金店;做交易平台;还有黄金投资咨询平台和服务,网站、咨询等等,另外还做黄金工艺品。

  “如果说更远一点,我希望我们能做到一种角色,就是黄金银行,我们金顶品牌的金条成为人手必备的一种投资工具。我们卖的金条不断地销售出去,又不断地回购回来,别看实物金现在的利润低,等量起来、流动起来之后,它的利润就高了,因为你不需要再造很多新的金条,而买和卖都要收费。”29岁的陶行逸说出来的想法和目标,吓人一跳。

  他还希望做中国最好的海外对冲基金,“中国顶级富豪在海外的资产越来越多,这些资产需要人打理。比起国外成熟的资产管理公司,我们是本土的;比起国内的资产管理机构,我们是先行者,专注海外。”对冲基金的业务包括期货、证券,当然还有黄金,就是张卫星嘴里说的“到外盘去玩大的”。

  中国2010年消费黄金估计在430吨,人均消费量0.26克,印度人均黄金消费量为0.85克;目前黄金衍生品的交易量不到美国和英国的1/10;黄金在发达国家是证券、期货、房屋之外的第四大交易品种,在我国大多数人还将黄金作为首饰对待。以上种种巨大差距,正是国内黄金产业链上群雄摩拳擦掌奋力淘金的理由。现在黄金市场和渠道建设还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陶行逸的构想其实是每一个黄金公司的共同目标,“大家做的都差不多,各有侧重而已。”不过,黄金行业水涨船高,“前几年几千万就能搞几家公司,现在没几个亿玩不了。”

  张卫星和王吉舟因为业务发展方向的兴趣不同分了手,陶行逸却是以资产管理私募起家,和不同合作伙伴合作,涉足黄金产业链不同的环节,慢慢聚拢起来公司现在的规模。

  “我的理念是,钱不是一个人能赚的,特别是大钱,事情不是一个人能做的,特别是大事。以后公司的发展,前提是核心团队不断扩大,这样才能撑得起来更大的舞台。靠我一个人绝对不行的。现在我公司的体量不是我一个人的。”

  我更欣赏现在的我

  驾驭金钱从来都不仅仅需要眼光、胆略、运气和智慧,更时时考验人的心胸、气宇和格局。

  2011年3月24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攀上迄今为止的历史最高点,1447.5美元/盎司。

  成立公司不久,陶行逸再次爆仓,亏损一千多万,虽然不像2005那样全军覆没,也是元气大伤。

  2007年金顶集团刚刚组建,陶行逸任首席投资官,他强烈地认定一波行情。公司也有人做风控,是他的员工,“真正等我自己超出公司预定的风控标准,他不会坚持自己的意见。”

  现在陶行逸的团队越来越淡化个人色彩,强调团队。目前公司负责风控的人也是公司的大股东,股份和陶行逸一样,直接对董事会负责。

  同样的坎张卫星没过去。2008年三季度美国需要到期结算的商业票据将达到高峰。这很可能会引发美国一轮大的经济危机,就算美国政府要采取措施,无非就是印更多的钞票,这样只会加速美元的贬值和金融系统的崩溃。得出这个结论之后,张卫星极度亢奋。单从这一点来说,张卫星的判断也确实印证了王吉舟的那句话:这小子的IQ属于人群中最高的那类。

  一年后张卫星接受采访时说:“当时真的有索罗斯打英镑的那种感觉。这是我们百年不遇的一次机会。我搜集了所有能够动用的钱去豪赌,我觉得无论如何我们都是赢家,但是事实的结果就是出现了‘黑天鹅’——美元狂涨造成黄金暴跌。”

  2008年7月15日,国际黄金期价达到每盎司988.25美元,随后暴跌,一个月后金价跌至772.45美元,跌幅超过20%。按照《中国证券报》披露的信息,张卫星名下所有公司一共亏损1.8亿。

  再一个月后,每盎司黄金单日上涨87美元,黄金ETF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买入量770吨,金价猛涨至每盎司950美元。“如果再坚持一段,就可以全身而退。但当时的资金实在不允许。”张卫星对媒体无奈地表示。

  “人不能过分相信自己。”袁林喜欢折腾,但性格沉稳,投资风格一贯稳健。他每年的收益率相对稳定,少在40%-50%,多在70%-80%。“如果太激进是很危险的,就算你预测十次七八次都对,一两次不对就全军覆没了。”“我们一直保持一个谨慎的心态,在这行做的时间越久越胆小,就像老司机一样。”

  2009年金顶集团广州公司一个合伙人卷款潜逃,对陶行逸刺激很大。从初中开始陶行逸家道中落,“那时候逢年过节家里都是上门讨债的,其中有很多亲戚,我根本不愿意回家;现在我也不愿意回家,现在净是上门借钱的。”

  这个坠落的过程“很多成年人都受不了,何况是一个小孩。”“很多人说我少年得志,但如果让他们用我这样的经历换这样的成功,他们未必愿意。”

  陶行逸因此变得偏激孤僻,“比如,我认为你是我的兄弟,我可以为你无原则的付出,但是我怎么待你,你也得怎么待我,没有瑕疵的。”

  合伙人卷款潜逃后,“当时我思想斗争很激烈的,比赚钱赚这么多纠结多了,赚钱是一个慢慢上涨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天上掉下馅饼被我捡到了。可是这件事情,你的人生观世界观被你身边根本没想到的人,你像兄弟一样对待的人,给颠覆掉了,当时我拿刀砍了他的心都有。”

  陶行逸曾经可以用各种手段报复那个人,后来克制住了自己。回首从业这些年,陶行逸认为,这几年自己最大的收获,不是财富上的,而是从一个性格孤僻、想法极端、不能用宽容平和心态待人的人,有了很大的转变。

  “这是我前面活了二十多年最成功的地方,而不是事业上的成功。我更欣赏现在的我。”

  2008年高德黄金爆仓,张卫星自嘲说,“我现在手里只有债务没有黄金。”据接近他的人透露,他目前在做和之前同样的业务,但非常低调,不愿接受任何采访。

  王吉舟实现了自己“一手黄金,一手资本市场”的愿景,在2010年底2011年初点石成金,运作股改钉子户S*ST秋林S*ST光明的重组,在资本市场上再次溅起大团水花。

  财富的河水还会聚拢在他们身边吗?他们又能保留多久呢?

  (有关张卫星、王吉舟的部分内容摘自王吉舟博客,感谢实习生罗姝和鹿麟的帮助。)

(责任编辑:刘玉洲)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