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专栏 > 最专栏

张涛:从衣食住行看十年通胀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张涛
2011年04月21日12:14

    (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从衣食住行四个维度观察中国的通胀问题,仅仅以货币因素来解释通胀上涨的原因,过多的以行政干预手段来管理通胀预期,在逻辑上本身就有缺陷的

  在一季度国务院经济形势分析常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当前要

“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同时明确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对价格走势的影响,及时发现导致价格波动的异常因素,采取多种措施,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内,坚决防止物价过快上涨”。

  在对决策层“千方百计”的落实中,不仅包括央行年内第二次加息和第四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还包括相关部门用行政手段对于物价的直接干预。例如,发改委日前就召开了“重要消费品行业协会座谈会”,以约谈的形式,督促食品、饮料、百货商业、家用电器、酿酒、粮食、肉类等17家行业协会及商会做出不涨价的承诺,以稳定不断积累的通胀预期。但是对于政府部门此种直接干预价格的做法,企业界特别是民营企业并不十分认同。

  对于不断加重的通胀压力(3月份CPI同比增幅已经升至5.4%),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运用各种手段实以干预,本无可厚非。金融危机以来实施的货币刺激,直接导致流通领域的货币媒介呈现了非常规增长态势,其本身也会助推通胀水平的上升。但若从更深层次和更长时间的视角来观察,恐怕问题并不能以货币单一因素来解释。

  回顾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虽然期间发生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但中国宏观经济依然可用高增长来描述,这十年间,中国的名义GDP由2001年的109655亿元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397983亿元,增幅为262.94%,GDP的年均实际增速也高达10.5%。照理说,宏观经济的良好表现,自然应该传导到微观层面上,居民的抗通胀能力也应水涨船高,但无论是官方的表态,还是民间的反映,均表现出对于通胀担忧的加重,如何解释这一变化呢?

  我觉得还得从事关居民最基本的经济福利出发来分析:即十年间中国居民的衣、食、住、行究竟是改善了,还是恶化了?原因何在?

  首先,从通胀的分项来看,十年间居民的食和居受通胀税的影响最明显。以2000年12月份的物价指数为基数,2001年至2010年的十年间,中国整体通胀物价水平上涨了25.5%(以CPI来衡量),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了73.2%,居住价格上涨了36.34%,衣着类价格下跌了12.22%,交通和通讯类价格水平下跌10.97%。

  同期,中国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食品类支出的比重由2001年的37.94%降至2010年的34.99%;交通和通讯类支出的比重由8.61%升至15.52%;而衣着类支出和居住类支出的比重基本稳定在10%左右。

  上述两组数据反映出,十余年来,中国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行的问题解决得最好,该类支出增加,而价格水平下降,表明居民在行方面的福利有所改善;其次是衣的问题,支出比重变化不大,价格水平下降;而居民在行和衣两个方面福利的改善,和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铁路、公路建设以及纺织业出口的高增长大致能够对接上;相应居民在食和居两个方面则相对恶化,这又与近年来高房价和食品价格几次快速上涨互相呼应。(见图1:2001年与2010年间,中国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和分项通胀涨幅的情况)

图1:2001年与2010年间,中国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和分项通胀涨幅的情况
图1:2001年与2010年间,中国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和分项通胀涨幅的情况

  接下来再看看居民抗通胀能力的变化。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由2001年的6860元升至2010年的19109元,增幅为204.29%,其中消费性支出由2001年的5309元升至2010年的13472元,增幅为153.75%;同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由2001年的2366升至2010年的5919元,增幅为150.16%。由此看见,居民收入的增幅明显小于GDP十余年间301.13%的增幅,居民微观层面的收入明显滞后于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见图2:中国居民收入增速低于宏观经济总量的增速)

图2:中国居民收入增速低于宏观经济总量的增速
图2:中国居民收入增速低于宏观经济总量的增速

  在这十年间,国家财政收入由2001年的16386亿元增长至83080亿元,增幅高达407.02%;财政支出由2001年18903亿元增至2010年89575亿元,增幅达373.87%,表明政府在经济总量高增长的蛋糕中,所占份额有所提升。(见图3:政府在经济中份额快速增加)

图3:政府在经济中份额快速增加
图3:政府在经济中份额快速增加

  而按照GDP收入法计算,企业盈余占GDP的比重由2001年19%升至2007年的32%(统计局相关数据只公布到2007年),相应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则由52%降至40%。(见图4:2001年与2007年间,中国GDP结构变化(按收入法))

图4:2001年与2007年间,中国GDP结构变化(按收入法)
图4:2001年与2007年间,中国GDP结构变化(按收入法)

  这三组数据显示,伴随宏观经济的高增长,同政府和企业相比,居民在经济蛋糕中的份额是下降的,这样自然就会削弱居民抗通胀的能力,再加之医疗、教育、养老等诸多后顾之忧至今未能得以根本解决,直接导致中国居民的储蓄率由2001年的38.6%升至2010年的51.9%(平均每年增长1.3%),而存款负利率的长期存在,又在一定程度上蚕食了居民的货币购买力。(见图5:中国的储蓄率变化)

图5:中国的储蓄率变化
图5:中国的储蓄率变化

  在通胀压力和收入增长乏力之外,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收入分配结构的恶化,进一步弱化了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抗通胀能力:按照王小鲁教授的最新研究,按照城镇居民家庭10%分组,2008年,最高收入家庭的收入是最低收入家庭收入的26倍,如此巨大收入差距,使得本已滞后于经济增长的居民收入,在结构上更是雪上加霜。

  从上述衣、食、住、行四个维度来观察当今中国的通胀问题,仅仅以货币因素来解释通胀上涨的原因,过多的以行政干预手段来管理通胀预期,在逻辑上本身就有缺陷的。再来理解为什么“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的目标,和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要努力实现职工工资增长15%、“十二五”实现职工工资增长翻番的目标,恐怕决策层有关未来经济调整中的大计自会跃然纸上。

  因此,宏观管理部门虽然应该“千方百计”在通胀向恶性演变的苗头出现前将其捻灭,但如果仅限于此,只是在短期内将问题延后,在通胀的火焰外缠裹了更多的糖衣,而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所以从根本而言,如何提高居民在经济增长蛋糕中的比重,如何尽快扭转已很严重的收入差距局面,才是“千方百计”中的大计所在,才能让居民的衣、食、住、行上的基本福利得以在实际意义上的改善。

  (作者系财科所经济学博士,供职于中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E-mail:zhangtsxyq@sohu.com。)

  张涛的微博

  张涛的其他专栏文章

  张涛:富士康事件与扭曲的劳资关系

  张涛:闯关资源价改 舒缓通胀预期

  张涛:汇率机制变革意在求稳

  张涛:危机后的“新三国演义”

  张涛:逻辑未改 何谈转型?

  张涛:央行后期调控要看财政脸色

  张涛:存款下降,所为那般?

  张涛:修复货币环境需要更多“加法”

  张涛:管理通胀预期重在改变习惯

  张涛:从就业数据比较美国的两次危机

  张涛:危机如何影响中国货币环境(“危机改变中国”系列文章之一)

    张涛:这一次我们又将如何突围?(“危机改变中国”系列文章之二)

    张涛:从后冷战“接轨”到危机后“转型”(“危机改变中国”系列文章之三)

    张涛:经济运行将步入动荡年代(“危机改变中国”系列文章之四)

    张涛:通胀背后的逻辑(“危机改变中国”系列文章之五)

    张涛:2011,A股乐观之年

    张涛:今年通胀“两头低,中间高”

    张涛:重视A股市场的政策缓释作用

    张涛:A股正在提前消化后市压力

    张涛:贸易逆差背后的三大信号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责任编辑:时平)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