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复权价格计算,海普瑞(002399.SZ)当前的股价只相当于当初148元发行价的一半。过度单一的产品、急剧下降的利润率,以及不产生效益的大笔超募资金,把这个“高成长股”打回了原形。
而对于公募基金而言,这也是用钱买来的惨痛教训。
数据显示,从去年5月6
日海普瑞上市到6月30日这段时间内,有95只基金在二级市场买入海普瑞729万股。这些基金或许是看到海普瑞一度跌破发行价从而构成了买入良机。其中易方达旗下的6只基金合计买入367万股,大有将其打造成“金股”之势。直到去年年底,易方达的3只基金仍名列海普瑞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然而,当形势逆转之前,基金也先知先觉。事实上,海普瑞今年早些时候披露的2010年度财务数据已经不甚理想,并且今年还面临很大的解禁压力,这些因素迫使基金开始“夺门而逃”。昔日的“金股”就此被抛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除了被动投资的指数基金之外,已经没有任何一只公募基金仍留在海普瑞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了。
分析人士称,海普瑞业绩变脸并不意外,其风险就蕴藏在该公司的盈利结构中。肝素钠是海普瑞倚重的产品,但公司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主打产品,并且肝素钠的主要客户也非常集中。当这些客户经营出现问题的时候,肝素钠的销售也旋即受到牵连。
销售价格下降,而生产成本又在急剧攀升,海普瑞的毛利率逐年下降也就不足为奇了。年报数据显示,最近三个财政年度,海普瑞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56.16%、48.27%和42.09%。今年一季度公司的毛利率更是下滑14.65个百分点,至29%左右。
毛利率下降还不是海普瑞业绩变脸的全部原因。事实上,IPO时的巨额超募资金已经成为拖累企业盈利能力的巨大包袱。数据显示,2010年底,海普瑞的现金余额为62.58亿元,较2009年增加58.1亿元。这主要来自于上市募集资金。另一方面,上市以来海普瑞几乎没有新的投资。到今年一季度末,现金余额上升至65.8亿元。这意味着海普瑞的超募资金基本上以现金存在,除了利息之外不产生任何效益,反而因为募集时扩大了股本、增加了资产规模而摊薄了每股盈利,拉低了净资产回报率。
4月22日,高盛高华在海普瑞预计今年上半年盈利下滑30%~50%之后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报告称价格压力和生产限制给公司2011年业绩带来不利影响。高盛高华称,肝素钠原料药出口价格将面临进一步的下行压力,而公司的产能扩张项目推迟至2011年年末,进一步限制了产量增长。鉴于此,该投行将海普瑞今年直至2013年的每股盈利预测下调22%~40%。
但无论如何,高盛还是会从对海普瑞的上市前股权投资中获得丰厚回报。高盛旗下的一家直投公司目前持有海普瑞9000万股,市值32.9亿元。此外,这笔股权还曾获得1.3亿元的现金分红。这样即使连续下跌之后,其初始成本只有区区500万美元。
上周五,高盛持有的9000万股海普瑞解除限售。考虑到这笔股权超过解禁前的流通盘,即使高盛最终会全部套现完成这次财务投资的回收,但短期内快速抛售的可能性不大,否则将对市场造成很大冲击。
对于前期介入的基金来说,尽管跑得快减少了损失,但制造泡沫的责任却永远有公募基金的一份,这既包括上市前询价环节,也有二级市场的炒作。股市追捧高成长并没有错,只是这不能成为“博傻”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