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 > 产业经济 > 房地产

国企上月豪掷百亿拿地 与地方政府“有默契”

2011年12月31日11:11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刘勇 北京报道

  尽管土地市场在去年12月依然颇为冷清,但国有房地产企业拿地的热情却高涨起来。不论是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还是杭州、武汉、合肥等二线城市,国企频频以底价摘得地块。

  业内人士认为,在2011年土地财政大幅缩水的大势下,国企

的集中购地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地方政府的资金状况。国企频繁拿地不完全是市场行为,而是与地方政府存在“默契”。

  “地方政府

  与国企存在默契”

  2011年12月,中海地产在合肥以3.43亿拿下140.18亩的住宅地块。值得注意的是,该地块曾两次流拍。媒体报道,当时参与竞拍的中海因当时中海地产报价247万元/亩,未达底价而流拍。按中海当时的报价计算,该地块总价约3.46亿元计算。如今中海以3.43亿元拿下地块,地方政府显然在底价上有所调整。

  一位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国企年底买地是托市行为,地方政府与国企存在默契,2011年土地市场冷清,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也随之减少。而国企的拿地行为可以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而地方政府可能会采取“勾地”的方式,推出一些适合企业要求的土地,以保证成交。

  根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2011年12月,北京土地市场上,中化方兴、北京城建、北京房开控股、葛洲坝集团等国企相继拍得土地,在当月成交的9宗经营性地块中,8宗地块被上述国有企业单独或参股获得。

  在2011年上海举办的最后一次土地拍卖会上,中铁置业以8.7亿元将一住宅地块收入囊中。在杭州,第四季度出让的地块大部分都落入杭州城建开发集团、中维地产等国企手中,上述两家国企拿下的土地金额分别为14.9亿元和21亿元。在武汉,招商地产于12月21日以34.1亿元获取三幅土地。保利地产则在石家庄以总价20.22亿元拿下两块地。

  据已公布的资料估算,仅12月份,国企的拿地金额即超过了162亿元。

  与国企年底集中拿地不同,恒大地产成为国内首家明确表示暂缓拿地的房企。2011年11月,恒大地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宣布提前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同时,表示未来几个月,恒大不会购买新的土地,但以前跟踪一两年的项目还会购买,这是正常的,不会像以前一下买十几二十几块地。

  “国企拿地不完全是市场行为,有的国企因为预算等原因会在年底会突击花钱,而且地方政府和国企之间有默契。而民企是否出手拿地则看自身的能力和胆识。国企则有靠山,实力比较强。”一位不愿具名的民企开发商告诉记者。

  地价并未见底

  2011年,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大幅下降,中原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在2010年前11月,全国130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总额达到了1.7万亿,同比2011年前11月,全国130个主要热点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减少了5200亿,减少占比达到了30%。

  近期,一些三四线城市的地方政府频繁举办土地推介会。某地方开发企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现在土地市场冷清,地方政府压力很大。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招商推介土地,为了能吸引开发企业,地方政府采取了一些方法。例如,地块不再要求像过去一样配建保障房;过去要求一次性付款,现在付款的方式变得比较灵活。同时,采取“勾地”的办法,摸准客户的需求。

  尽管土地市场颇为冷清,但是地价仍然处于增长中。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综合、商业、居住和工业地价环比增长率均有所下降,但仍为正增长。

  “地方政府的确是在保地价,土地价格下跌,会影响以土地作为抵押物的融资,会给地方债务带来风险。”阳光100常务副总裁范小冲向记者表示。

  K8土地网董事长申威则认为,国企拿地并不是土地市场的风向标,只有民企斥巨资拿地才会是进入土地市场的机会。现在地价并未到底,2012年上半年,土地价格可能会更低。

  范小冲表示:“企业拿地谨慎是因为未来市场充满不确定性。大家在两个方面都有所疑问,一个是现在的地价是不是底,另一个是即使地价便宜,企业也需要投放更多的资金开发,后续成本是企业需要考虑的因素。”

(责任编辑:廖一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