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会生
3月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 《2011年末中国外债数据》显示,2011年末,中国外债余额为6949.97亿美元 (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其中,登记外债余额为4457.97亿美元,企业间贸易信贷余额为2492亿美元。中长期外债
余额为1940.96亿美元;短期外债余额为5009.01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72.07%。专家分析,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中外利差等因素导致了短期外债占比的持续上升;偿债压力不大,几乎不存在偿债的风险,但是高企的短期债务占比需要加强管控。
金融动荡致短期外债上升
本报记者对比外汇局历年数据发现,中国外债结构中,短期债务的占比呈现持续攀升。 2009年短期外债占比为 60.08%,2010年达到68.44%,去年末已超过72%。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本报记者表示,近年全球金融市场不稳定,投资者倾向于短期判断,对外投资越来越短期化,全球资金投资期限缩短;目前全球经济信心没有恢复,欧美经济长期充满不确定性,投资者更注重短期和眼前的效益和风险;经济形势不明朗,投资者对实体经济更加谨慎,而全球经济的宽松,资金必然更注重在金融市场的短期投资甚至是投机;加上今年许多国家都是换届年,经济政策可能会变动较大,投资者也更谨慎。
“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热钱的套利投机也是短期债务上升的一个原因。”中信银行国际金融市场专家刘维明对本报记者分析,中国和外部市场的利差比较大,导致热钱在境内外市场流动频繁。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利差和筹资难度差异,中国的企业从境外借贷比在国内贷款成本更低。
在去年末登记的债务余额中,近76%是美元债务。赵锡军表示,美元是当今用的最广泛和流动性最好的货币,投资者兑换和投资更加方便;此外,借美元债务也有一些好处, 当前美国的利率很低,借贷的成本就比较低,加上近几年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处于升值,当中存在汇差,偿还时的额度比借贷时会有所减少。刘维明表示认同。他认为,由于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内外利差缩小和汇率波动幅度加大,未来短期债务占比的波动可能会比较大。
无偿还风险短债占比需监控
从外汇局数据看,不管是负债率还是债务率都呈小幅上涨的趋势,但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之内。赵锡军认为,债务率上升主要跟中国的经济的外向性程度相关,因为中国资本管制比较严格,主要是贸易相关的融资和借款;另一个因素是中国鼓励企业走出去,必须在境外筹措外币资金,而且筹借外币比在境内人民币筹资成本更低。
面对债务率的小幅上涨,尤其是短期债务占比的持续攀升,中国会面临偿债的风险吗?在赵锡军看来,从国家来讲,总体上不会有太大压力,也不会出现还债的风险。因为中国仍是贸易顺差为主,外汇收入上没有问题,所以外汇市场的流动性较好,企业要还债的话,可以从同业市场上买到外汇;此外中国有巨大的外汇储备。“但具体到各个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千差万别,可能个别企业存在现金流问题,偿还不了。 ”
“从债务规模上看,不足为虑,但是短期债务占比过高值得重视。”刘维明告诉本报记者,国际上公认短期债务的占比一般在25%—30%之间,未来需要加强短期债务占比的管控,尤其是当中国逐步开放资本账户和利率市场化以后,资金的流进流出波动会比较大,要监控好对金融体系的风险。
本报记者对2011年末和2011年三季度末的外债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年末债务余额比9月末的债务余额少了21亿美元,短期债务少了67亿美元。
赵锡军认为,这与第四季度资金大量外流是一样的,因为资金债务结清用于偿还债务后撤出了。刘维明则分析,去年9月份之后国际上对人民币汇率和中外利差不同与预期,加上外部经济的资金需求,导致资金短期流动比较大,我资本账户甚至出现了逆差。“这也是一个将来资本账户开放后面对资金进出大幅波动的预演。如果资本账户开放后,短期债务占比还这么高的话就很危险,所以短期债务占比的管控很重要。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