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其他基金钦羡的是,解决难题的过程中,两个交易所均给予了很大帮助
理财周报记者 翟乐/文
2007年,当国内单市场ETF基金数量还未超过20只时,嘉实与华泰柏瑞两家基金公司,已经高瞻远瞩地开始筹划跨市场沪深300ETF产品。然而所有人不曾预料的是,产品获批却等待了5年之久。
5年中,为争夺指数授权而进行的激烈交战,为完善设计方案而开展的正式非正式讨论,终于在2012年2月6日画上了一个阶段性的句号。
结束,也是开始。
多公司同台竞争,
嘉实、华泰柏瑞靠设计取胜
从时间来看,嘉实开始着手筹备沪深300ETF产品要略早于华泰柏瑞。
早在2005年8月,嘉实发行了沪深300指数(LOF)基金。随后,嘉实相关人员便由深交所一位张姓博士牵头,着手筹备沪深300ETF的设计工作。
2007年2月,嘉实正式向深交所申报了材料。
而华泰柏瑞的机缘则来自于旗下另一只ETF产品,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2006年11月,上证红利ETF成立,2007年1月上市。得益于2007年的牛市行情,上证红利ETF运作不错,数据显示,当年上证红利ETF收益率在同类型152只ETF基金中排名第九。
那一年,沪深300指数被投资者提起的频率也迅速升高。彼时,华泰柏瑞萌发做一只关乎沪深300指数的ETF产品的想法。
2007年5、6月份,公司去杭州举办一次上证红利ETF基金的活动,见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相关人士。于是,一次口头申请工作顺利完成。
两家基金公司最终获得指数授权,经历了重重激战。
半年后,2007年底,上交所召集专家评审组,对入围的大约4家基金公司进行审核。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华泰柏瑞以2票的优势战胜华夏,成为中标者。
嘉实的突围也相当不易。
经过初选淘汰,最初同台竞争的多家基金公司,仅剩嘉实和另一家实力强大、规模排前列的对手。复选,嘉实脱颖而出。
能够突出重围,嘉实得益于产品设计。嘉实沪深300ETF采取了以组合证券实物申赎的非担保交收模式,运作更透明。其申购赎回采用了“货银对付”的DVP结算方式,交收模式明确、法律关系清晰,可以最大程度控制结算及运作风险。
而华泰柏瑞作为2004年成立的中小型基金公司,面对华夏这样强大的对手,想要胜出实属不易。而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不错的设计方案初稿,上证红利良好的收益率表现以及想要发展ETF产品诚恳的态度。
业务规则和技术系统成最大障碍
5年筹备,漫长且困难重重。阻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业务规则和技术系统。
在原有单市场ETF模式下,股票只在一个交易所交易。交易所可以冻结其ETF成分股,在一个交易所、登记公司体系内完成清算、交收。沪深300ETF成分股涵盖上海和深圳两个交易所,一个交易所不能实时冻结另外一个交易所的成分股。
跨市清算交收分属两家不同的登记公司,而深沪两市的证券交易及登记结算系统没有联合运作机制。因此,跨市场ETF首要解决的是两个交易所股票和登记公司对ETF的清算交收问题。
令其他基金钦羡的是,解决难题的过程中,两个交易所均给予了基金公司莫大帮助。而其他基金的筹备发售,想要得到如此待遇,实属望尘莫及。
彼时,证监会、深交所、中国结算公司和嘉实进行了长时间的多番论证和测试。包括修订现行登记结算规则,由中国结算公司总部联接其沪深两地分公司实现沪深两地组合证券及ETF份额的统一登记过户,最终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沪深300ETF运作方案。
而华泰柏瑞的“T+0,深市股票用现金替代”模式,则敲定于一次非正式饭局上。
由于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是在上交所交易,投资者在申购时可以即时看到上交所系统中75%权重的上市股票,但是深市部分股票却看不到。因为当时无法做到实时、等价的确认动作。
偶然的机会,当时出任上交所产品设计部的一位领导,在与华泰柏瑞相关人士一次交流中提到,可以尝试把深交所那部分股票用现金代替。
2009年,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最终方案出炉,采用“T+0,现金替代”模式。
随后两年,华泰柏瑞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前台深市股票“代买卖系统”,以及后台资金结算交收风险控制。据悉,这中间上交所也出面协助基金公司解决了不少问题,包括与中登上海分公司的结算交收方案的确定。
深交所则在筹备过程中组织券商召开多次培训活动,协助嘉实完成了与中登公司的联合,组织了数十家证券公司参与的三次全网测试工作。
有两家交易所助力,截至证监会最终审批通过时,嘉实已将跨市资金结算交收的安全性风险降到了最低。而华泰柏瑞的前台代买卖系统也达到了3-5秒完成全部操作的标准。当然,这些只是全网测试的结果,事实需要实践检验。
嘉实沪深300ETF联接份额直接由LOF基金提供
等待5年后,两只跨市基金的发行终于箭在弦上。
相比之下,嘉实旗下420.4亿份额的沪深300指数基金成为优势。当沪深300ETF获批后,嘉实有意将此LOF基金直接转为联接基金,如获批准,这个现成的“大盘子”将会给沪深300ETF及LOF基金带来有利影响。毋庸置疑,规模较大的基金会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当然,能否批准,需要得到三分之二份额持有人的同意。
后续基金发行,深交所和上交所很有可能再次提供有力帮助。主要包括出面与券商沟通,召集投资者进行产品细则、买卖系统的使用讲解等等。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沪深300ETF,不仅仅是基金公司的产品,也是交易所的产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