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顿-克雷默 |
克雷默1928年生于英国格洛斯特,就读于锡拉丘兹大学文学系。事业生涯之初是作为一位文学评论家,曾先后在《新领袖》和《民族报》任职。1965年加入《纽约时报》担任艺术新闻编辑,1973年成为时报的首席艺术评论员。他的写作出乎意料般地个人化,从来都不会偏离他保守的政治方向,但是又能对其领域抱有一种知识分子的尊重,即便撰写的评论并不讨好之时。
针对1981年查克-克洛斯在惠特尼美术馆的回顾展,克雷默在时报上写道:"他期望通过摄影将我们的兴趣导向至展览主题,可是似乎令我们离主题渐趋渐远。为画家已然形象化的作品再挑选一些照片作为陪衬真是合乎惯常地迂腐,这些照片的存在是为了磨灭好奇心,而显然他们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但有时候他也会成为艺术家的盟友,他曾这样写亚历克斯-卡兹"他是能让人想起吉维尼小镇的莫奈的人"。"他的言辞或许有点无礼,令你不得不面对它,但是对我来说,这正是魅力所在,"曾和克雷默在《民族报》工作已退休的名誉出版人 Victor Navasky说道。
后来因为不满"对日报记者的限制"克雷默从时报离职,又为《纽约邮报》写过一段时间纪实新闻专栏,但他认为这家报纸的封面新闻和文化部分都趋于政治化,最终于1982年,他和钢琴家兼乐评人的塞缪尔-里普曼创办了《新批评》。尽管他深信时报过于政治化,可正是这份报纸给了他可以坚持他的保守主义的平台。
而在《新批评》上,他也会刊登写给《纽约观察者》的每周的头版艺术专栏。克雷默是《观察者》创始人 Arthur L. Carter青睐的艺术专栏作家,而任职于《观察者》15年之久的主编Peter Kaplan对克里莫亦有着颇高评价:"我真的很自豪能在美国编辑这样一份报纸,尤其是每周的首页有那么一篇艺术评论文章,会让我觉得我们在发出声音,给予文化以回应。而我尤其庆幸能够有希尔顿的文字,他真的是信念的捍卫者。"
若你问《新批评》的金伯尔先生,是否还有一些和克雷默类似的评论家?他几乎不假思索地会说,"没有。你知道的,能够做到卓越的人并不多。"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