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伟:明清瓷器市场已经见顶
2012年03月31日01:0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谈到收藏,不可不提的就是瓷器收藏。
关于瓷器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每个瓷器都是生命的载体,每个瓷器也都有自己的命运,瓷器收藏家的故事更是丰富了瓷器的文化内涵。作为一名收藏瓷器30年的资深藏家,梁志伟对瓷器收藏的理解,或许颇具借鉴意义。
《财商》:收藏瓷器有什么因缘际会?现在收藏哪些年代的瓷器?
梁志伟:接触瓷器,除了收藏,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为了弥补历史文化方面知识的不足,把收藏当做一门活的历史在学。以汉代历史的学习为例,在陶器上其实就能看到当时老百姓的生活状态。
我的收藏注重的是陶瓷文化,博物馆研究的是陶瓷历史,拍卖行研究的是陶瓷的年份和价钱。我是按照陶瓷史的概念来收藏的,从史前彩陶、五六千年以前的陶器到夏商周、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我都有的。我的观点就是,整个华夏文明都是由陶瓷碎片写成的。
我现在主要收藏赏玩宋元以前的瓷器、陶器,仅5000年以前史前马家窑文化陶器我就有100多件,目前的藏品总共有1000多件。第一件藏品是我父亲留给我的康熙时期的花瓶,这是父亲所在的一个上海老饭店留下的。
《财商》:做瓷器文化收藏,会关注市场方面的讯息吗?
梁志伟:我会关注市场的动向,特别是全球最大的拍卖行苏富比、佳士得的,它们相对来说历史较长,有相对规范的游戏规则。苏富比的拍卖,鉴于品牌影响力,应该至少会保证拍卖的东西是真品,然后才去炒作,不像去年年底内地这边拍卖的2.2亿元的玉凳,引起这么大的争议。所以他们拍卖什么,是一个市场走向的重要参考。
《财商》:关注市场与自己做收藏是什么关系?
梁志伟:市场是一个动向,但是千万不能跟着市场走,市场仅仅给我们一个启迪。有时候在决定收藏什么的时候,我们要有逆向思维。这二十多年来,在苏富比、佳士得拍卖的都是明清的瓷器。反过来思考,高古瓷器就很少有人关注,这个就是我们的机会。
风水会轮流转的,中国传统的收藏家历来都是追逐高古的,包括宋朝的画作历来也是最精彩的。虽然现在香港的佳士得、苏富比在内地的瓷器的拍卖方面处于主流地位,但是香港很多收藏家他们是以赚钱为目的,引导市场进入投机模式,是个误区,内地的文物专家不介入他们的拍卖与评判,导致内地瓷器产品的拍卖有文化方面的缺陷。
《财商》:目前瓷器的收藏、投资标的有哪些?
梁志伟:最好的瓷器是宋朝五大名窑的产品。中国最早的瓷器大收藏家是宋徽宗,最后一个大收藏家是乾隆,整个陶瓷文化体系缺少文化人的介入。虽然说瓷器是中国人创造的,但是历代的文人士大夫,没有一个真正在研究陶瓷这个文化,仅仅在考古界当做器物来研究。
中国最好的瓷器在宋朝,是审美的高峰,和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合在一起。到了明清官窑时代后走入商品化的渠道,变得五彩缤纷,甚至媚俗。瓷器作为造型艺术:器型第一,釉水第二,纹饰第三,款式第四,胎骨第五。明清之后主要集中在追求画艺,画青花、画山水、画人物……瓷画家在瓷器上画画其实是一种工艺,不是艺术,画得再好也画不过画家,瓷器体现不出纸上水墨画的感觉。
《财商》:如何看待目前市场对青花瓷的追捧?
梁志伟:青花受追捧是市场因素导致的,青花传统最早是伊斯兰文化,它的原料是伊朗、伊拉克过来的,青花画得再好也比不过宋朝的水墨山水画、人物画。青花受追捧和海外有关,我可以很忧伤地说,过去有人说敦煌在中国,敦煌研究在海外,现在我们说瓷器发明在中国,瓷器的炒作、评判在海外,这是有问题的。
青花瓷器对不对、好不好,是外国人在研究的,我们在跟着他们。现在我们要反思。中国瓷器的美丑价值,应该是中国人说了算,而不是外国人说了算。它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瓷器艺术品的拍卖,最终也应该是中国的收藏家、鉴赏家说了算。
《财商》:哪一类品种的瓷器将在未来市场中占据优势?
梁志伟:明清时期瓷器的市场已经到顶了,炒作到头了。从民间收藏来讲,我们要避开这些东西,从高古瓷器入手。宋朝的名窑现在很少有人关注,这些东西在中国内地和海外拍卖的价格、市场行情差距10倍到100倍,比如宋朝某些名窑的产品海外拍卖100万,国内由于拍卖还没有放开,民间可能1万元、2万元就能买下,这就给我们提供了机会。
《财商》:如何在瓷器收藏中少走弯路?
梁志伟:瓷器收藏,找器物之前要先找人,看人比看器物重要。非内行的收藏者收藏瓷器没有专家指引,可能10年、20年还是在门口徘徊,还不懂。我觉得应该找一个至少比你懂一点的人,领你走这个路。在以后的收藏过程中多认识人,跟着老师和专家走,想要什么东西也是可能找到的。如果自己不懂,跟着拍卖行走,很容易几百万、几千万打水漂。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