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融资渠道 农发行三季度前再发30亿离岸债
2012年04月19日01:19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媛
近年来,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火热。农发行也于今年投身赴港发债的大军,其债券成为首笔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内地政策性金融机构人民币债券,为政策性金融债的离岸发行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为此,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农发行资金计划部副总经理林飞。
首次赴港发债节约成本约2000万
记者:2012年1月10日,农发行首次通过海外资本市场募集支农资金,请介绍下这只债券发行背景、过程和结果。
林飞:历经近一年的精心筹备,我们在今年首次赴港发行了30亿元债券,得到了机构投资者的普遍认可,票面利率分别为2年期3%、3年期3.2%和5年期3.5%,均低于国内同期限品种利率水平。以发行前一日内地银行间政策性金融债收益率为基准,该次在港发债共节省发行成本约2千万元人民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于拓宽融资渠道,丰富支持“三农”资金来源,提高农发行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与国际投资者的联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债券已成为农发行负债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农发行最大的资金来源。因此,如何进一步做优做精债券发行业务,增大债券融资规模,降低债券融资成本,拓宽债券发行范围,丰富债券发行品种,已经成为我行构建稳定资金来源渠道的关键因素。
尊重市场 顺势而为
记者:首次赴港发债的1月份,就面临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和流动性紧张等复杂环境,但发行结果却较为成功,你觉得本次赴港发债经验有何经验值得借鉴?
林飞:第一,无论是在内地还是在香港,发债时都应尊重市场、顺势而为。自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受欧债危机等全球环境的影响,多数投资者选择观望,造成人民币债券交易量下降。此外,人民币升值预期降低造成投资金额有所下降,流动性方面也较为紧张。
因此,我们通过综合分析宏观形势,积极了解投资者需求及我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各期限利差情况,并参考主承销商的建议,及时果断做出了首次发债规模30亿元,覆盖2年、3年及5年中期品种的决定。其发行规模合理,适应当时债券市场的需求情况,品种期限也基于投资者偏好,并通过在港上市增强债券的流动性,因此取得了良好的发行效果。
第二,此次发债成功使投资者对我行有了充分认识。赴港发债不仅要遵循内地的管理规定,还要符合香港地区主管部门机构的相关要求,且境外投资者对我行了解有限,投资态度谨慎。为此,我行组成了多部门协同合作的工作团队,举办投资者见面会,精心筹备路演行程,确保海外投资者全方位了解我行政策性银行特殊性、业务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及高信用评级等内容,为今后进一步拓展离岸金融市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第三,与主承销商、律师事务所之间的协同配合促进了本次债券的顺利发行。由于是我行首次赴港发债,对于在香港发债的工作程序和发行资料准备等一系列事宜没有现成模式可遵循,缺少相关经验。为克服上述困难,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认真甄选了香港人民币债券承销经验丰富且与内地政策性银行有过多次合作的主承销商和律师事务所。各方充分沟通协商,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债计划,编制合理的时间表,统筹协调,分工合作,使我们得以有条不紊地准备各项香港发债工作。
三季度前再度赴港发债30亿
记者:农发行未来是否有拓宽融资渠道的计划?能否介绍一下今年赴港发债的计划?
林飞:如前面说到的,农发行一直在探索合适的融资渠道,为募农资金寻找稳定、低成本的新来源。未来我们将持续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并在监管部门允许的范围内不断扩大规模。此外,根据我行国际业务的发展需要,我们还会寻求更广阔的海外融资项目,与更多的国际投资者进行合作交流,丰富以债券为基础的其他金融产品。
剩余30亿的债券发行方案正在酝酿中。我们一直关注香港乃至全球债券市场的变动情况,与投资机构保持良好的联系,研究市场发展趋势,预计会在今年三季度前赴港发行。
作者:⊙记者 王媛 ○编辑 杨刚 (来源:上海证券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