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菲尼迪中国事业总部总经理吕征宇:豪车价格战非常不明智
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爱丽摄影报道: 今年整体车市销量增幅大幅下滑的情况下,豪华车逆市而上,为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豪华车商都宣布了其新的战略计划。在本届车展上,英菲尼迪中国事业总部总经理吕征宇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要尽可能快地在中国市场推出更多的新产品。
羊城晚报:今年初在华南地区英菲尼迪的网点开始进行扩张,请谈一下英菲尼迪的网点计划?
吕征宇:我们会着重于真正的华南市场,广州、深圳、福建、湖南等等,真正本地人的市场,而不是通过香港市场来测试。在香港地区的豪华车市场,它一年的汽车销售总量就是十几万台,豪华车不过两万辆,不能跟任何中国大陆的主要市场来比,更不能作为往中国大陆推广的例子。
羊城晚报: 你们的主要竞争对手,丰田系在混合动力上计划未来几年会占到20%的比例,英菲尼迪在新能源车方面有什么样的销量计划?
吕征宇: 要看中国市场对电动车的法规支持和基础设施的适应。我们不能在没有市场预测的情况下说自己占多少销量。中国现在没有一定的标准, 我们现在只能把成熟技术在四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在试用。
羊城晚报:今年销量增幅较大的豪华车市场,最近也开始大幅降价,对此,您怎么看?
吕征宇: 近期的豪华车降价问题,它有一个时效性,一定是由于某些品牌在某一个时段不恰当的供应和生产数量, 导致了急剧的经销商库存, 才采取了错误行动。
我们的策略是, 一定要从长久的角度保证品牌, 品牌是你代表的价值和给消费者的承诺, 不能以超量生产、超量销售, 低价销售实现。一定要长远目标, 保持价格利润之间的合理比重。
因此, 我们不加入所谓的价格战。我们尽可能地保持品牌,尽可能保持经销商的利益。所以品牌角度上我们非常明确,不参与、不支持、不认同。
记者手记:北京车展或许只是低迷车市的一场“假High”
作为中国汽车第一大展, 北京车展素有“汽车市场风向标”的美誉,一直保持着国内多项纪录。
其犹如一面镜子,从车展的规模,车企参展的积极性, 以及投放首发车型的数量, 反映出我国汽车市场的状况。
本次车展聚集了全球所有知名车企,展出1125 款车型,全球首发车120 辆,其中跨国公司全球首发车36 辆, 跨国公司亚洲首发车辆,概念车74 辆, 新能源车辆,总展览面积达到23 万平方米,均创下北京车展历史上展会规模的新纪录。
由此可以看出, 车企对中国市场依旧信心满满, 尤其是跨国品牌, 众多车企将重磅车型搬到了北京,以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然而,车企虽然热情高涨,但仔细琢磨一下这段时间的氛围, 与往届相比, 似乎有点冷, 尤其是与第十届北京车展相比。这直接说明了, 汽车市场人气如今依旧不足,难以与两年前相对比。
而企业的高涨热情与公众不温不火的态度, 可以清楚看出:
“车企对中国市场依旧充满信心,试图扭转趋势, 但消费者似乎并不在意。”
毫无疑问, 车企借助这种大型车展,积极导入新车型,集拢人气,扭转现在部分市场的趋势。但从现在状况看, 这个效果似乎并不是很明显,或许,这只能算是一针“ 兴奋剂”, 用过后, 效果短暂,而无法彻底提升人气。
目前, 北京车展虽贵为全球第一大展, 各大跨国车企越发重视,投入也一届比一届大,但从内涵上, 仍然无法影响汽车技术的变革, 无法与国外其他A 级车展相比,从根本上说,北京车展依旧是一个以市场为主导的车展。
(张爱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