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买宅,万金买邻。正和岛,其实就是通过互联网把天下的好邻居聚集在一起的地方。
正和岛的三个缘起
我这个人对新技术的使用比较迟钝,但大约十二年前就意识到,自己有一天会创办一个网站,主要为企业家服务的网站。我甚至开玩笑说,将来企业家有两件事必须亲自做:一件是做爱,一件是上这个网站。
当时说这话至少是基于三个前提。
首先,伴随互联网海量信息泛滥,信息筛选的时间成本会越来越高,高到难以承受,人类身不由己地被信息垃圾裹挟、淹没。如何让人,尤其是让时间最值钱的企业家人群,在信息爆炸洪流的裹挟中保持主动地位?我就意识到,我们这些长期做内容原创的专业媒体人,将来更大的任务是高价值浓度内容的选择、加工和提炼,这个需求会越来越大。
其次,企业家这个人群有更大特殊性,需要与其他人群适当隔离。如果能借助互联网工具,在网络的汪洋大海里,为这群特殊的鱼种打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港湾,一个相对封闭、独立的交往空间,在这儿能获得别的地方得不到的价值,一定是特别有意义的。
第三个则是缘于一种“不服气”。1999年,我和张朝阳等人探讨中国媒体的未来之路:到底是渠道整合内容,还是内容整合渠道?我当时说,假如中国传媒体制改革早走一步,我坚信优质内容创造者会整合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种工具和手段,因为内容是灵魂和价值的源头嘛。
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互联网就是比传统媒体成长得快,人家影响越来越大,价值实现也越来越大,我们这种被使命和责任感驱动的传统媒体人,在互联网尤其是门户网站挤压下,变成给他们打工。所以当时心里就有这么一个不服气。
那时我还没有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这对概念,经常把价值创造本身混同为价值实现,其实是误区:第一,有些价值即使是真的创造出来了,也可能永远没有实现的机会;第二,价值没有实现,就意味着没有被检验,没被检验的价值就不一定真有价值。
思考的结论是:传统媒体辛辛苦苦创造出的巨大价值,为什么轻而易举地就被人拿走了?就因为互联网处在价值链条高端,而传统媒体处在价值链低端。那时我就埋下一个强烈的想法,什么时候自己也找到一个商业模式,走到价值链的更高端,因为要想获得大的价值实现,就必须形成强大的自我循环能力,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通过互联网建立并经营标准
正是在1999年,我预言门户网站是一个阶段性模式,肯定会过渡到更高级的阶段。实际上后来这个世界也看到,互联网在给世界带来信息对称、开放、透明、公平等一系列正向改变的同时,也在无限放大现实世界的垃圾,以及消极、负面的情绪和能量。现实世界本来就缺的安全感和诚信体系,互联网上破坏得更加厉害。
我脑子里开始思考:通过互联网,能不能建立一个理性的规则与秩序?有没有一种商业模式,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并经营标准?
互联网给世界带来的第一波福音,是打破信息藩篱,把旧有的标准、主流、权威、核心冲垮,至少弱化。这是对的,因为那些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前提下的标准,本就该被冲垮。但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世界不再需要标准,相反,恰恰更加需要,需要在一个更大的前提下,在信息充分或尽可能对称的情况下,建立更客观的标准和更值得信赖的权威。
这当然很难。在特定信息边界内建立标准都那么难,何况在互联网的汪洋大海?但我坚信:第一,标准一定是这个世界特别需要、越来越需要的;第二,一定能找到一种方式去建立这个标准,一定能,只不过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工具,让价值理性落地
因为我看到了这样一个必然潮流和趋势,因此我在认真做好《中国企业家》杂志和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在为迎接这个潮流做准备。实际上,这个世界就朝着我们看到的趋势和潮流在走
冥冥之中的天意
正和岛的创办,某种程度上说是天意使然。
客观上,互联网世界不断发展,工具不断优化,企业家人群也不断被培训。十年前,很多企业家连手机短信都不会发,现在很多都成了微博达人。最近,腾讯微信实现了语音传递,只要对着手机说句话,就可以当短信或微博发出去,连打字都不用。对这个人群来讲,最好不要让他有任何学习成本,越简单越好,包括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渠道、终端……这个世界已经把各种工具都给你准备好了。
主观上,我们自身的积累也全面完成了,甚至都有点老了。所谓老了,就是果实再不摘,就熟透了,甚至烂掉了。我们过去积累的资源,创造的信任,如果找不到更好的方式延伸和放大,就会被弱化,甚至会烟消云散。
说实话,如果当初中国企业家杂志顺利改制,能够打造出支撑正和岛创业的治理结构,我是不会选择离开的。但后来我认识到,不要说中国,全球也没有一家传统媒体能转型为一个了不起的互联网平台,全球都没有,为什么?一定有规律在:传统体制里不可能催生出一个创业型互联网公司的治理结构,再等十年也没有可能。
我现在知道,如果我不离开《中国企业家》杂志,就一定挣脱不了传统的路径依赖,只会生出一个怪胎,无法催生出一家伟大的互联网公司。所以我确实觉得万幸,彻底割断和传统体制的脐带,能够从头开始,干干净净地按事情的应有规律,打造一个最佳的治理结构。
一出生就是干净的
近些年,主要依托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我们和全球商界、政界、学界、NGO等各界领袖进行了密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对人类今天面临的危机和问题,未来可能的风险与道路,我觉得看得比较清楚了。
就像我三年前说的,美国金融危机背后的深层动因是价值观的危机。比如股东利益最大化,从企业到国家,从价值理念到管理工具,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国家是国家利益最大化,即使已经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仍然要他们国家利益最大化,这样必然会忽略、伤害、践踏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公司呢,觉得唯一的目的就是赚钱,只要不被抓住,能赚到钱就是好样的,这跟当小偷有什么区别?这种投机主义心理,就是我这几年一直批判的 “只论成败,不问是非”。当大家群起效仿,人类未来利益、整体利益就完全被抛在脑后了。
因此,正和岛为什么可能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就是因为它从根子上找到了将创造和实现自身价值,与推动整个社会进步、为各个利益相关方提供最大价值融为一体的理念与商业模式。它不是两者的结合,因为它从价值理念到商业模式,完全就是一个逻辑、一个方向、一个原则。
“正和”源于博弈论,相对于两败俱伤的“负和”,和谁也不创造新价值的“零和”,“正和”指的是互利共、创造共享价值、共享合作剩余的理念,即合作的价值大于每个人单打独斗创造和得到的价值。如迈克尔?波特所言,商业和社会的关系正发生根本变化,如果企业仍利用信息不对称,以牺牲利益相关方为代价,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那么生存几率已经越来越低了。相反,如果你能驾驭一个更大、更复杂的逻辑,“先问是非,再论成败”,那么你自己做得越好,给社会带来的价值也越大,对你的承认就越大,你最终实现的价值也越大,而且这种成功是和成就感、幸福感、意义联在一起的。所以这个平台一诞生,DNA就是干净的,各方面都期待的。
千金买宅,万金买邻
很多朋友问,正和岛一年2万元会费卖什么?如果是卖产品,我们确实有很多独特的产品和服务,但我们卖的,又不是这些产品和服务。到底卖什么?古人讲“千金买宅,万金买邻”,正和岛卖的其实就是在高标准下聚集在一起的相互信任的人脉资源,以及彼此之间能产生的价值。这帮人不仅真的在正和岛聚在一起,而且在这里还会活跃。
当下社会,最匮乏的莫过于诚信。有没有这样一种地儿,有没有这样一群人,在那儿说什么信任度最高?需不需要?正和岛就搭建了这样一个安全、可信赖的社交环境,将这个世界上相信“正和”理念,并且践行得不错的企业家聚集起来,为他们打造一个安全、舒适、高价值浓度的港湾。
正和岛建立的一整套诚信体系,简称“四、五、六”:四个词的价值观:爱生活、讲诚信、负责任、建设性;五条诫律:1.无诚信的交往;2.无底线的商业;3.无尊严的人格;4.无原则的行善;5.无良知的享乐;六条行为规范:1.理性地判断,建设性地表达;2.说话算话,恪守承诺;3.包容个性,尊重差异;4.不随便麻烦别人,不死缠烂打;5.不发口水贴,不兜售生意;6.不拿不宜公开的信息到岛外去晒。
谁都希望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地方满足这些标准,真有哪个地方能做到吗?正和岛对会员资格把关是六亲不认的。之所以有信心做到,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原则和标准上,是从来都不妥协的。因为不妥协本身,恰恰是这个平台实现商业价值最重要的前提。在正和岛,对价值原则本身的捍卫,就是对商业利益的最大捍卫。就像我常说的,相信了,你就幸福了;做到了,你就成功了。
努力让世界更安全、更健康
正和岛是承载着某种责任和使命的。我也常思考,人类朝着自我毁灭一路狂奔的脚步究竟能不能停下来?
2009年哥本哈根会后我讲,我们会和一切健康的力量一起,努力使世界朝着更安全、更积极的方向走。但这个世界过去的传统、惯性太强大了,连世界上最重要的脑袋都达不成共识,达不成统一的行动纲领,这样下去就可能越来越积重难返。那怎么办?假如人类的“被动调整”成为一种必然怎么办?
什么叫“被动调整”?很多科幻电影中都有这样的剧情:人类失去了理性的自我管理能力,地球由外星人、机器人接管。就是上帝来惩罚你,说地球上这帮蚂蚁已经不能维持秩序,该踩死的踩死,该浇死的浇死,然后让剩下的健康力量回到一个正确轨道上,再重新产生一套秩序。因此,“被动调整”是指你自己调整不了,外力帮助你调整。
面对不确定性越来越大的未来,一方面,我们会尽自己所能做好事,努力让世界变得安全、健康、美好。但如果我们做不到,万一哪天被动调整真的来了,也要为被动调整做好准备。谁在那个时候依然健康、依然强大,被动调整过程中,谁就拥有主动地位。那时,正像《2012》的剧情,谁就更有资格拿到通往未来的船票。人类基因应该留下的,应该是那些健康,美好的东西,而不是那些贪婪、丑恶的东西。
(作者系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 本文由贾林男根据采访整理而成)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