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意安 发自上海
第三方支付公司和银行合作的长久嫌隙终于演化为一次公开裂痕。
5月13日8点起,工行借记卡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拉卡拉的支付中出现“卡壳”,并一直持续至5月18日才得以解决,为时5日,每天约影响15万人次。与此同时,从事手机支付的钱
袋宝在工行还款渠道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拉卡拉声称,上述问题皆因系统升级导致,工行及银联方面至今未予回应。有业内人士表示,第三方支付、银行、银联长久以来的竞争合作关系或许已经失衡。
拉卡拉:系统升级所致
拉卡拉终端多铺设于超市、便利店或商场,因为具有信用卡免费跨行还款及缴纳电话、水电等公共事业费用的功能而声名鹊起,如今除却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在一些二三线城市拉卡拉也逐渐铺开市场。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拉卡拉以线下业务为主,基本盈利模式也同传统第三方支付一样,通过商铺终端收取银行、银联的返点盈利。也就是说,第三方支付通过直接联通的方式与银行连接,那么每发生一笔支付,银行因划出资金需要而向第三方支付费用。
那么,此次事故到底是工行系统出现了故障,还是银联关闭了第三方支付公司拉卡拉端口?市场分析认为,此次工行突然停滞和银联在线下转出交易的合作,很可能是和利益分成有关。
然而该说法得到了北京拉卡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孙陶然的否认。
“我早前已经回应过媒体好多次了,这完全是系统问题,现在也解决了,这个事情现在已经结束了。”孙陶然最近应对外界的频繁追问已经显示出了疲态,“不存在什么所谓的‘封杀’。我们的手续费分成是按照央行规定的7:2:1,发卡行占7,我们占2,银联占1。这全都是央行规定好的。跨行还款业务流程复杂,涉及面广。前几天由于系统升级原因导致部分工行卡不能正常使用,因为要多方沟通,所以费时较长。”
微妙的竞合关系
然而,除却简单的利益分成,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之间还有着更为微妙的关系,二者是既有合作也有竞争。
自第三方支付企业批量获取牌照以后,第三方支付行业获得爆发性发展契机,而与此同时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合作关系也发生了“微妙”变化,银行有了在商铺自主建设终端的选择空间。
“银行在商铺铺终端的成本要高于第三方支付企业很多,因为这不是银行的主营业务,涉及到的人力成本、机会成本都会很高。”王维东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因此,银行并未同第三方支付开打过白热化的价格战。但显而易见,从价格竞争的角度而言,银行已处于下风。
但是孙陶然对以上观点予以了否认,在他看来,第三方支付公司和银行之间主要是合作。“第三方支付企业做得越好,规模越大,也意味着银行的收益越来越高,因为用户用的是银行发行的信用卡,一定会增加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及资金沉淀或流动。”
但这也给银行带来了负面效应。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揽存洪峰过后,4月四大行的存款流失超过1.1万亿元;5月前两周,工、农、中、建四大行人民币存款继续流失2000亿元左右。其中,给其他行信用卡还款,购买中小银行收益率较高的理财产品,及各种支付交易是存款流失的重要去向,免费的第三方支付为资金流动带来的便利性助推了银行存款的流失。
此外,在日前召开的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论坛上,诸位银行界大佬对包括互联网支付在内的第三方支付的竞争都持警醒态度。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李红朝分析,银行目前在互联网支付潮流中处于被动,未来有两方面值得担忧,一是银行的定价话语权,二是支付系统的安全性。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