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改革在逐渐向深水区驶入,沪深两市的上市发行之争,也面临着新的平衡。昨日有消息称:赴沪深交易所的拟上市公司有望实施分道审核,并可能自并购重组审核率先施行,进而覆盖首次公开发行(IPO )审核。其中,关键之处在于“拟上市公司在审核中将根据上市地分别排队”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这样,发行数量在5000万股和8000万股之间的上市地点由企业决定,这部分企业考虑发行速度,或将选择上交所。据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5月29日,IPO审核通过尚未发行公司:主板17家、中小板44家、创业板49家。)
前5月深市发行数是沪市4倍多
在深交所开通创业板后,沪深两地上市的地位正逐渐发生逆转。中小板、创业板加速)
发行的同时,沪市IPO主推的大盘蓝筹股要少得多,这令深市在个股数量上迅速缩小了与沪市的差距。早在2010年3月,深市上市公司大举超过沪市。今年以来,两地争抢上市资源将进入公开化。
而针对“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拟上市公司有望实施分道审核”的消息,业内人士指出,IP O“分道审核”意味着拟上市公司在审核中将根据上市地分别排队。有投行人士就表示,目前IPO排队企业数量较多,沪深两个市场上市的公司数目差异较大,分道审核有望让拟在上交所上市的企业驶入审核快车道,上市地域版图或将改写。此类公司主要是IPO发行数量在8000万股以上的拟上市企业,以及发行数量在5000万至8000万股、选择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
根据2010年保代培训时传达的精神,自2010年11月起,预披露的企业要按照IP O发行数量确定上市交易所,其中发行数量在8000万股以上(含8000万股,包括“不超过8000万股”等描述)的企业一律去上交所上市;发行数量在5000万股以下(含5000万股)的企业一律去深交所上市;发行数量在5000万股和8000万股之间的上市地点由企业决定;金融企业发行数量以4亿股为界限,4亿股以上去上交所,4亿股以下去深交所。
从目前在审企业和IP O审核通过尚未发行的公司来看,深交所依然占据优势。
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头5个月,共有154家企业首发上会,除去3家取消审核、1家暂缓表决和29日的7家企业尚未公布审核结果外,有23家企业未通过审核,通过率为85%。
截至5月24日,主板(含中小板)在审企业情况表的共计377家公司中,选择上交所的有109家,选择深交所的有268家;而创业板在审企业情况表中共有314家企业。
通过同花顺数据也可看到深强沪所之势,截至5月29日,IPO审核通过尚未发行的公司中:主板17家、中小板44家、创业板49家。而今年前5个月以来,在上交所发行的公司共有16家,同期在深交所发行的公司高达73家,后者是前者的4.6倍。
若根据“上市公司在审核中将根据上市地分别排队”,目前深交所占据发行优势地位的格局或将打破,整体新股上市将面临全新的格局。
新股发行改革渐入深水区
而对新股发行不断推出的体制改革政策,银河证券表示,市场预期中的IPO新规是洪水猛兽,将导致股票滥发,估值低下。
从现实来看,新规比市场预期的要正面。
研究今年新股发行情况的变化后,清科研究指出,2011年新股中签率呈现高企态势,境内市场平均中签率为2 .8%,较2010年同期水平翻了一倍之多,其中,深圳中小板表现尤为明显,较2010年同期水平上涨了近2倍。这主要是因为新股发行体制的不健全,2011年前所未有的新股破发潮袭击股市,破发率高达28.1%,较2010年上涨近3倍。)
从上市企业首日回报方面来看,随着证监会对证券市场改革不断深化、打击内幕交易力
度不断加大,一二级市场价差进一步降低。2011年在境内上市的281家中国企业平均首日回报较2010年同期下跌了超过20个百分点,仅为20 .9%。中国境内上市企业平均上市首日回报的明显下降反映了市场逐渐步入理性轨道的趋势。
采写:南都记者梁永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