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媒体报道,4月份以来,部分洋奶粉高端产品先后上调价格,平均涨幅10%~20%。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到现在,进口奶粉平均涨价幅度已经超过60%,其中有多款相同品牌、容量的洋奶粉国内外价差竟然超过2倍以上。然而,问题更严重的是,越来越多国内企业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陷入了“你涨我也涨,相互攀比涨价”的怪圈,并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对于产品价格上调,曾有企业将其归咎于成本上涨。然而,今年以来,随全球市场乳制品供应量增加,作为婴幼儿奶粉原料的大包装奶粉价格却一直在下降。笔者简单测算一下,即便考虑人工、包装、物流、广告、超市进场费等成本在内,一罐奶粉至少有50%成本来自大包装原料粉,但其价格的下降,并没有惠及中国消费者。
而业内陷入“跟风追高”怪圈,也绝不是成本上涨可以解释的。其产生根源仍然来自消费者对国产食品信心下降。今年以来,多起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让消费者犹如惊弓之鸟,在对待孩子食品问题上变得更加谨慎,这也使得其对进口奶粉盲目崇拜达到了狂热地步。由于缺乏对产品信息准确认识,消费者普遍将“产品安全与价格高、纯进口画等号”。
按理说,三聚氰胺事件让中国乳业元气大伤的同时,也给了国内企业整改的机会。但由于国产奶粉企业没有开诚布公给予消费者重拾信任的理由,也没有虔诚地与消费者达成和解。相反问题不断,遮遮掩掩,连哄带骗,最终让消费者信任丧失殆尽。
此时,对于外资企业而言,近几年欧美乳品消费趋于饱和,中国等新兴国家消费增长较快,市场前景堪好,每年高达两位数的回报率更加坚定外资投资中国奶粉市场的信心。加上近两年又赶上中国生育高峰,奶粉消费旺盛。如此利好,吸引越来越多外资品牌加快投资进入的步伐,把婴幼儿奶粉看做“遍地黄金”的市场。除外资品牌外,现在也有越来越多中资企业,甚至国内一些传统乳品企业纷纷走“洋路线”——利用海外奶源,海外代工的方式,生产所谓高端奶粉,运回国内销售,比如光明,最近推出的新款奶粉,贝尔贝瑞;另外澳优、施恩、娃哈哈等品牌都是使用进口奶粉生产婴幼儿奶粉。通过这样的路线改造之后,顺理成章加入到“价格跟风追高”的队伍中。
种种迹象表明,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已经完全扭曲,商家谋取超乎寻常的暴利,而消费者背上愈加沉重的负担。作为婴幼儿这类特殊群体必需食品的奶粉,通常其价格应保持相对稳定且低廉,这是一个国家给予这些特殊群体的消费福利,但我们的市场却沦为谋取暴利的场所,同样消费一罐进口奶粉,中国的消费者实际受到超高价格的歧视待遇,这是不合理,不公平的。
今年年初,政府下调婴幼儿奶粉的进口关税,目的是降低进口品牌进入门槛,一方面减少消费者海外抢购行为;一方面使国内市场竞争主体多元化,从而抑制洋品牌频繁涨价行为,惠及消费者。此前,也有企业抱怨说婴幼儿奶粉的很大成本来自零售终端,如超市进场费偏高。最近,商务部等国家五部委又联手开始研究整顿超市进场费的问题。但无论降低关税还是超市进场费,能否从根本上减缓企业涨价行为,这很难说。
由于婴幼儿奶粉可替代产品很少,属于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的缺乏弹性产品。换句话说,此类产品类似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粮食、猪肉等必需产品,而其消费对象又是婴幼儿群体,对政府、社会而言,孩子们消费福利的保障更应该是头等大事。由于外资对市场控制不断增强及消费者偏好进口品牌,使得婴幼儿奶粉更加表现为缺乏弹性,这意味着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的如此境况已经变相形成鼓励企业提价的激励机制,使得价格“易涨难降”。
因此,政府有必要对婴幼儿奶粉的盲目涨价行为进行干预,引导市场重新回到良性竞争轨道上来。长期来看,要保持产业健康发展,政府应当做的不是一味地呵护和偏袒,而是在给予做恶者惩罚,这才是有助于企业成长的,只有政府与企业共同尊重甚至敬畏消费者,才能使国内奶粉产业保持健康发展。
(作者为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分析师)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