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意义上的家族信托在中国可能还不存在,主要是家庭信托,用于保值增值,高风险配置仅10%—20%
理财周报见习记者 王小莓/文
中国有一句俗话,“富不过三代”。但是,这个魔咒早已被西方富豪们解开。
洛克菲勒的后代虽不再是石油大王,梅隆的子孙也不再是钢铁巨子,但他们的家族依然控制着经济命脉。他们的子孙没有因争夺财产而反目为仇,即使不愿子承父业,也不会挥金如土,过着奢靡的“啃老族”生活。
解开魔咒,帮助他们保全和传承财富的正是家族信托,这在中国也正悄然兴起。而解锁的正是一群家族信托的管家们。
为孩子提早规划“钱程”
苏州的王先生(化名)是一位低调、精明的富豪,资产过亿。他有三个可爱的孩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现在刚读初一,小儿子刚刚2岁。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前不久通过信托给这三个孩子做好了财产规划。
帮助王先生制定信托计划的是刘先生(化名),一位国内信托公司的管理者。王先生设立这个信托的出发点就是希望将财产有序地让渡给三个子女,将来他们不会因为财产原因破坏兄妹感情。所以对于资产的配置,王先生是不考虑高风险的投资,更倾向于保本的稳增长型。
在和刘先生的反复沟通中,他决定先做一亿的信托基金,要求其中的流动性资产占到30%到50%,比如高流动性的国债、银行理财产品等。当时刘先生按照要求给他配置了信托公司的一个T+1的产品,还有一个就是基金管理公司的、货币市场基金的产品。这些底仓的年化收益率一般在4%到5%之间,这部分的收益是比较固定。
其次,他做了40%左右的信托计划的配置。由于王先生不想做一些不动产资产的配置,所以刘先生就给他配置了股权、受益权和结构化的信托。另外,在刘先生的建议下,他还做了占比较小的大概10%的证券类的配置,这些主要做一些二级市场的配置,或者去买一些市面上的基金或者浮动性的信托基金。这样一套整体的配置年化收益率大概是6%—8%。
现在,王先生的孩子还小,这些信托基金主要用于三个孩子的教育、创业、成家等,当孩子出国时,信托公司就会拨出一定的钱用于孩子在海外的教育。如果孩子到24岁左右,回来创业,就会拨出大概1000多万的资金做为创业支持。对于这三个孩子,王先生一样疼爱,所以资产是平均分配的。
现在王先生没有考虑这个信托计划的期限,但毕竟这是个并不承诺保本的投资,为防止万一,他还是在合同中要求自己有随时终止信托计划的权利。
信托基金年收益率6%—8%
“资产过亿的富豪想做一个家族信托,其目的往往是希望给第二代一个独立创业的机会。对于一些现有的财产,特别是货币类财产,为防止意外,他们不想直接让渡给继承人,所以把这部分财产作为一个信托计划。当中会设计一些每个时间节点的支付手段。通常是说达到某一个时间节点或者子女达到一定的年龄,他会支付一定的款项用于子女的教育及创业等等。”刘先生对理财周报记者说。
他进一步解释道:“目前做的都是资金类的,因为我们现在很难对非资金类的资产做一个界定和最终的变现处理,比如珠宝、首饰、字画等等,这个需要很多的第三方机构的介入。目前国内家族信托计划发展还不成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将富一代的资产打包进行管理将是一个趋势,对目前国内的信托公司来说,还没有能力对这些资产进行一个有效的评估。”
对于目前家族信托基金的配置,刘先生表示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委托人的资产能够稳步增值,并不是追求高收益。所以按照比例来说基本上固定收益占30%—50%,信托计划占到30%左右,剩下的是10%—20%的风险较高的资产,通常是以5:3:2或者5:4:1的比例来配置。
家族信托在中国还很新鲜
实际上,刘先生所从事的家族信托在中国内地还是新鲜事。
“真正意义上的家族信托在中国可能还不存在,目前最多的还是家庭信托,关系比较简单。”刘先生说。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对于信托机构来说,还没有能力帮助富豪们打理一揽子的所有资产,这需要很多第三方机构的支持。另一方面,富豪们的这种信托的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以消除其顾虑。
每一个信托,从做出初步方案,到委托人不断要求修改的意见,一直到签订信托合同,都需要花费刘先生好几个月的时间。“最重要的是和委托人不断地进行沟通,取得对方的信任,因为信任是信托的基础。”刘先生对理财周报记者说,“因此,作为新业务,我们唯一收取的管理费也并不高。”
而在国外,信托几乎都有数百年的历史。换句话说,家族信托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