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法国和希腊大选的结果,被看作是针对财政紧缩政策的反对票。现在很多经济学家都纷纷跳出来说:“看看,被我说中了吧!”他们自己开出的药方,是积极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不过,尽管财政紧缩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单独依靠增加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增长的做法,结果却可能会更糟糕。如果欧洲各国政府真的接受了这套所谓的“促增长”政策,欧洲金融危机只会变得更加严重,进而将导致全球性的经济萎缩。
全球化进程,把单一国家经济优势和劣势所能够造成的影响,放大到了最大限度。很明显,欧洲的产业结构是高成本的,不可能在价格战中取胜,必须把资源从弱势产业转移到本区域的强项上。这就要求产业监管体系和劳动力市场有足够的灵活性,而很多欧洲国家并不具备这种灵活性。全球化还抬高了生产成本,如能源产品的价格,同时又导致工业制成品价格普遍下滑。
欧洲需要承认:如果不提升产业竞争力,就要接受生活水平降低。但是,在全球信贷泡沫的支持下,大多数欧洲国家都没有顺应这个潮流,欧洲必须认识到,目前这场危机的核心问题是未来,而不是过去。
德国经济目前比较乐观,因为他们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进行了调整,放弃了缺乏竞争力的产业,把资源转向了富有竞争力的汽车制造和精密仪器等行业。如果像法国或者意大利这些国家,放弃了财政紧缩,转而执行财政刺激计划,国债市场就会陷入恐慌。为不可持续的增长提供资金,只是给国债投资者设置了深度更甚一层的陷阱而已。
仅靠刺激需求,根本不可能对小国经济产生帮助。以法国为例,它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仅有4%。在这样一个国家,以为增加了一点财政支出刺激消费就可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产生联动,实现持续发展,只能说是太异想天开了。在全球多边决策影响经济走向的时代,没有任何凯恩斯主义的刺激政策,能够起到原来可以起到的作用。
如果欧洲国家可以同时采取措施,增加经济增长潜力,那么经济刺激计划也还可以算是有理有据。为了恢复经济增长活力,还必须提高欧洲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欧洲劳动力市场已经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公司不愿增加雇用人数,因为开除员工的成本过高。由此造成的高失业率,进一步加强了工人的危机感,促使他们支持保障雇员权益的法案,但越是这样,雇主们就越是不愿意增加就业岗位。
专家和各国领导人经常会曲解希腊问题,把问题归结为它是选择留在欧元区还是退出。但真正的问题是,希腊政府和人民是否承认他们对本国债务的责任。
欧洲愿意采取任何手段解决目前的危机,却不愿意让自己的人民做出一点牺牲。
这样下去,欧洲的将来可能还不如今天的日本。日本人民至少还可以辛勤工作,偿还本国债务,他们只是缺乏称职的领导人。这点区别将来会表现在币值的差异上。过去二十年,尽管经济停滞不前,日元却在国际市场上保持坚挺。欧元却有可能在未来十年内大幅贬值,因为欧洲央行印钞数量越来越多,只是为了支持麻烦不断的国债市场。投资购买欧元资产的投资者将会承受双重打击:资产价格在贬值,货币价值还在下降。
(本刊系列专栏文章不代表本刊观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