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高达6万亿的保险资金需要拓宽投资渠道,另一方面,超过10家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下称保险资管)也在积极寻找转型之道。
6月12日保监会推出的13条投资新政征求意见稿,激发了资本市场的热情。《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涉及保险资管的有两项,分别是《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暂行办法》和《关于拓宽保险资产管理范围的通知》,前者允许保险资管作为投资管理人,可以向合格投资者发售标准化产品,募集资金,并为此开展投资管理活动;后者则允许保险资管除受托管理保险资金外,还可受托管理养老金、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和其它企业委托投资的资金。
“我觉得这两个征求意见稿是为保险资管的身份转变作铺垫,两个文件中都提及到保险资管可以发售产品,但是方向有不同,前者针对的还是保险机构,而后者则开始将目标转向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家公共资金,尤其是住房公积金,目前住房公积金结余资金已达2万亿。”6月18日,一家总部在上海保险资管负责人陈明(化名)告诉本报记者。
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就在上述13条新政推出意见稿后,阳光保险、民生人寿及中英人寿三家保险机构筹备的资产管理公司申请同时获得保监会批复,届时,国内保险资管公司将达到16家。
2万亿公积金“大蛋糕”
去年12月15日,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相关论坛上曾建议,养老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可学习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股市获取收益。他表示,住房公积金累计缴存3.9万亿元,扣除贷款后余额还有2.1万亿元,如果把这些资金组织起来,设立一个专门的投资机构或者委托一个机构,投资资本市场,对全体居民都大有好处。
似乎是对证监会的回应,时隔6个月,在保监会的13项投资新政中,《关于拓宽保险资产管理范围的通知》的第六条即提到:保险资管公司除受托管理保险资金外,还可以受托管理养老金、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和其它企业委托的资金,保险资管公司应该加强资产配置能力和投资管理能力建设,根据受托资金要求,指定投资策略,开发资产管理产品,并以投资组合名义开设相关账户,经有关金融监管部门批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开展公募资产管理业务。
“应该说这几条规定集中反映了所有保险资管机构的意愿,它们不仅想要拓宽险资渠道,更想拿到尚在银行里沉睡的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权。目前来看,保监会也有意让保险资管机构承担起更专业的投资人角色。”6月20日,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许谨良分析指出。
保险资管大扩容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现在对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来说,谈论委托投资住房公积金还为时过早,但是完全可以想象,一旦有朝一日大门打开,将会是一幅什么样的蓝图,住房公积金目前都是地方自主管理,而中小型资产管理公司的纷纷成立,或将会形成一个个地方委托投资的格局。
就在6月15日,阳光保险、民生人寿及中英人寿三家保险机构筹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申请已经获得保监会主席办公会通过,意味着国内保险资管公司将由目前的“13+1”格局,再度扩容至“16+1”。
梳理国内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行程路线图,从2005年开始,保险行业资产管理一直延续“9+1”格局,即人保、国寿、平安、中再、太保、新华、泰康、华泰和太平9家中资资管公司,及友邦一家外资保险资管中心。而从2011年4月开始,保监会将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年限要求,由原来的“经营保险业务8年以上”调整为“经营保险业务5年以上”,一批中型保险公司因此达到了设立资管公司的条件,2011年下半年,生命和安邦先后获批并成立资产管理公司,2011年9月和11月,光大永明资产管理公司和合众资产管理公司亦获保监会批准筹建。
“从目前这16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地域分布完全可以看出,北上广三大地域都有自己的保险集团,另外在中西部也有属于亲缘关系的保险集团,在资产管理公司纷纷成立的背后,是保险公司拓宽投资业务范围的诉求,资产管理公司能做原来资管中心不能做的事情,比如吸纳外部资金,发理财产品,做第三方理财等,以及最重要的是受托管理各地的数百亿上千亿的住房公积金,这将成为未来资管重要的收入来源,并且成为集团公司的盈利增长点。不过即便如此,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团队建设和积累需要时日,住房公积金虽然是饕餮大餐,不过想要得到,肯定需要花费保险业不小的努力。”6月22日,一位保险市场人士也坦言。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