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游芸芸
近日中诚信托30亿元矿产信托拉响风险警报,引发了谁来为这些信托产品兜底的讨论,信托危机蔓延的话题持续升温。在这一桩看似偶然,实为必然的信托计划高危事件背后,隐藏着金融机构产品分析分类缺失的风险。
一石激起千层浪。尽管目前各方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还在就中诚信托产品涉及的山西能源企业不能如期兑付,究竟应该由信托公司还是银行来兜底,抑或由投资者承担损失等问题争论不休,然而,该事件对相关各方,甚至给整个金融业带来的极大警示和借鉴意义毋庸置疑。
抛开结果不谈,单就项目前端风险把控而言,信托公司在项目调查基础上是否做到了风险可测、可评估以及风险充分揭示?销售银行是否做了尽职调查,是否对产品分析分类评估,是否向投资者充分揭示风险?而投资者是否了解项目信息披露情况,明白资金在可能获取10%左右收益的同时也可能会血本无归?
通过上述问题便可追溯项目关键风险点的真实状况,实际上,也贯穿了所有金融理财产品销售的主要环节。
据法律界人士透露,信托经理在信托项目过会时,通常补充称这是某某银行相关项目。因银行能提供授信额度,如果发生兑付风险,银行将发放贷款替换信托资金。这种背后有人兜底的销售模式在业界屡试不爽。而在银行销售端,产品分析分类通常仅走过场,销售人员往往会变相夸大收益,含糊地介绍风险情况或者否认有风险。
此种销售套路在保险、证券、私募等领域屡见不鲜。只是在多米诺骨牌效应未到之前,少量投资人或者投资机构默默地买单而未让市场领略其破坏力罢了。
产品发行人和销售方如果不能履行产品分析分类、充分披露和提示产品风险属性等相关义务,那么由知情的投资者自行承担最终风险的市场铁律就会被无情打破。
如今,一场理财市场争夺大战已拉开序幕。继券商创新闸门打开之后,期货、保险、公募基金等行业纷纷出台各种新政,相关金融机构投资范围大幅拓宽,原本如鱼得水的信托和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
随着越来越多的理财产品通过各类机构销售,理财产品的网络越来越大。券商、期货、保险、公募基金都将陆续全面加入到产品供应商行列,各种产品供给数量势必不断地创出历史新高。这对投资者而言,均衡配置规避风险、资产保值增值更具可能性。但对于此前投资范围狭窄的金融机构来说,前景并非一片广阔。
正准备扬帆出海的各家金融机构,除了针对理财产品进行风险主动管理之外,产品分析分类尤为重要。深圳某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产品分析分类系统近年在机构投资者
中建立起一定的口碑。虽然其优选的各类基金、券商、保险及信托产品收益率并非最高,数量也相对有限,但稳定和针对性强的产品体系为投资者带来了良好的投资体验。在产品销售形成良性循环之后,获得了投资人的信任以及优秀产品提供商的长期合作。
与之相反的是,熊市中产品分析分类缺失的银行追逐高佣金而导致投资人大幅亏损,继而造成品牌信任度降低。“越亏损越不敢卖”恶性循环一旦形成,理财产品销售网便不可能真正形成。
此前,产品分析分类也许只是一些机构销售时的噱头,那么,信托产品风险警报拉响或许对其是件好事,至少能让金融机构深刻感受到它的重要性。
作者:游芸芸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