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私募基金经理张超被曝遭调查,这无疑又给今年的阳光私募群体披上一层阴霾。
时至今日,紫石投资对外界媒体的采访一概回绝。在7月3日,公司发布的公告中,紫石投资表示公司运营正常,且声称之前媒体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无风
不起浪,不少业内人士均向本报记者表示,紫石投资张超遭调查并非空穴来风。“去年下半年在业内就传出这样的消息,直到最近被媒体披露,事情越来越清晰。”一位私募人士反映。一位与紫石投资与业务联系的券商工作人员则向记者反映:“公司是紫石投资一只产品的证券经纪人,现在好像已经在讨论是将产品清盘,还是找人接盘了。总部在积极跟进相关情况,我们营业部也在不断跟客户解释。”
记者连日多次致电张超本人,其手机均是关机状态。而记者于7月5日发往其邮箱的采访邮件亦没有在7月6日下午5点之前收到他本人的回复。
张超其人
由于去年上半年让人惊艳的业绩,本报记者还曾对张超进行过专访。
记者眼中的张超个性温和,态度谦虚。对于过往成绩,他一直向记者强调是“偶然”所致。在此前,不少与其打过交道的业内人士都对他印象不错。
“我们当时销售紫石投资的产品时,他的一期产品还在运行,成绩很好,所以不仅我们,包括不少客户对他的整体印象都不错。”一位券商工作人员反映。
“去年上半年,我们也曾数次前往紫石投资做调研,张超给人的感觉还是蛮平和的。我们当时对其并无特别的印象,只是觉得他的投资逻辑较为一般。60%主观选择成长股,40%靠量化模型选择。”一位私募基金研究机构的高级研究员则向记者表示。
本报记者最近一次联系上张超是在去年8月底9月初,今年上半年数次致电他本人,电话均是关机状态。
如果没有此次调查风波,1978年出生的张超的阳光私募路可谓颇为顺遂。
1995年,张超进入天津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1998年,还是大学生的张超开立了第一个股票账户,开始证券投资,尽管并无经验,还是在资本市场上赚得第一桶金。
2003年,张超利用闲暇自己设计了一项数量化的交易模型,他坚定地认为资本市场将迎来大机会,他设计的这套交易模型将为他带来颇为丰厚的收益。2004年他将积攒下来的30万自有资金投入股市,据他本人反映,依靠这套模型时至今日已实现上百倍回报,而在今年年中,他也一直在完善精进这套模型。
2007年,上海紫石投资有限公司成立。经过数年的积累发展,2010年底,张超再次决定转型阳光私募。2011年1月1日紫石投资第一个结构化产品“紫石一期”成立。
调查风波
一石激起千层浪。
媒体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去年证监会开始对紫石投资董事长、去年上半年阳光私募冠军“紫石一期”的基金经理张超进行调查,发现他管理的产品交易记录和某公募基金公司高度重合,涉嫌内幕交易。
在此期间,各大媒体均未能同张超本人取得联系,“张超潜逃在美国”一说也便传得沸沸扬扬。之后,紫石投资承认证监会调查公司一事,但称这只是监管部门的例行调查,在私募界中很常见。
对于张超的去向,紫石投资市场部总监邓晶则表示,张超并非出逃在外,而是与紫石投资的其他高管一起去学习性度假。
由于结构化产品“紫石一期”在2011年上半年勇夺阳光私募冠军,去年6月紫石投资顺利发行了阳光私募“紫石超越”,募集规模达1.5亿,并于去年9月又发行了3亿规模的“紫石超盈”。去年12月,“紫石一期”运行时满一年已经结束,“紫石超越”及“紫石超盈”的业绩表现却与“紫石一期”大相径庭。如今,“紫石超越”还将紫石投资变为众矢之的。
根据已经披露的公开资料,2011年年末,紫石超越和华富竞争力基金建仓华东科技,分别成为公司第十和第五大流通股股东,持有176.5万股和400万股。截至今年3月底,前述两只产品又在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一起消失。
两只产品的“步调一致”不仅体现在此,2011年四季度“紫石超越”和华富竞争力共同进驻广州浪奇,分别持股234万股和450.6万股而跻身上市公司第二及第三大流通股股东。截至今年三月底,“紫石超越”和华富竞争力均依旧坚守广州浪奇,分别位列第五和第七大流通股股东。
在上市公司东风股份已披露的信息中,同样可以探寻出“紫石超越”与华富竞争力的“步调一致”。资料显示,华富竞争力基金参与了东风股份的网下申购,并中签22.22万股。一季报显示,华富竞争力总持股升至147万股,位列东风股份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同时“紫石超越”建仓91万股,位列第四大流通股股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