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黑马:中信中小项目发力,民生进前五“吓一跳”
中信以11个项目和平安并列第二,民生7个挺进前五,华泰联合6个赶上去年全年
理财周报投行实验室研究员 田小蕾/文
2012年上半年,券商投行出现了一批黑马。
去年因中小项目短板而遭遇滑铁卢的中信证券
今年上半年终于争回了一口气,共承销11个项目,和平安并列第二,赚取保荐承销费收入5.65亿元,是它去年全年的85%,是平安的1.75倍,比承揽17单项目的国信仅少9384万。挖角大户民生证券,并没有被八菱科技事件影响,今年依旧很抢眼,上半年共完成7个IPO项目,赶超海通招商等大券商挺进前五。
经历人事动荡的华泰联合投行行情则随着整合收官回暖。上半年就完成6个IPO发行,已赶上了去年全年总量,IPO收入排名也由去年的第23名回升至第6名。
“大项目缩量,未来IPO方向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各投行都在想方设法抢夺这块市场,国信、平安的优势将遭遇挑战。”深圳某券商人士表示。
中信转型显效,
11个项目和平安并列第二
2011年,中信只收获8个IPO,排名第8,共获得6.6亿元承销收入,仅为国信的一半,屈居第四。
2012年上半年,中信转型已显成效。完成11个IPO发行,和平安并列第二,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各3个,其中中国交建和中信重工和其它券商联席承销。
11个项目承销规模共计134.99亿元,已达到去年全年的76%,揽进承销收入5.65亿元,是它去年全年的85%,是平安的1.75倍,比承揽17单项目的国信仅少9384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1日上市的华灿光电就给中信带来6960万元的收入,成为今年创业板第二大创收项目,仅次于艾尔科技为中金创下的7793万元收入。
“今年中信的大项目储备优势集中爆发。”中信证券的知情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中小企业客户方面,公司于2006年创建企业发展融资部,重点关注科技、消费等领域中具有较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经过五年来的深耕细作,人员队伍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在中小项目领域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在消费、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科技等领域建立了明显的竞争优势,市场影响力较强。”
在中信今年承做的6个中小项目中,三诺生物和首航节能属于先进设备制造领域,掌趣科技、华灿光电分别属于信息服务和电子设备行业,海思科和东江环保则是中信分别从医药行业和公共设施服务业挖来的项目。
统计发现,中信承做的项目,超募率和承销费率都不高。2012年上半年,中信主承销的11个项目共预计募资158.29亿元,募资净额179.66亿元,平均超募率达13.5%。其中超募率最高的是掌趣科技,高达200%,但也有中国交建、吉视传媒、中国重工三家出现差募的情况。
统计表明,上半年发行的104只新股平均承销费率达6.73%。而中信的仅4.75%,低于平均水平1.51个百分点。虽然帮百隆东方超募86.2%,也只揽入5000万元收入,承销费率仅为2.45%,在主板项目中排倒数第二。
“中信为抢夺市场,已经放低了身段。”一位熟悉中信的投行人士感叹说。
7月2日,中信保荐的皇明太阳能被证监会终止审查,剩余18个在审,有12个已进入落实反馈意见阶段。
民生打败海通招商挺进前五,
挖角华泰联合
自去年开始,民生证券在IPO领域就猛发力,去年晋升到前十,今年上半年更是打败海通和招商,挺进了前五。
整个上半年,民生证券有7个IPO项目完成发行,为其带来2.46亿元的承销收入。
究其缘由不得不说的是,民生证券的保荐团队。理财周报投行实验室统计,去年8月时,民生有注册保代52人,而到目前,证监会网站显示,民生的注册保代人数已扩充至72人,团队规模排在了行业第7。
细看民生保代的资料,其中有10名是在2011年从华泰联合转投而来,另有2名来自首创证券。
民生挖来的不仅仅是保代,还有他们手下的IPO项目资源。去年1月从首创转投民生的刘晓山,就带来了“江苏海四达电源”。从华泰联合出走转战民生的邓德兵,则一口气贡献了陕西天能科技和成都任我行软件两个项目,同样来自华泰联合的徐杰和田勇则分别带来了金轮科创和广东全通教育。
“民生证券正处于上升期,保代队伍近两年也在逐渐扩充和储备。民生的总裁罗凌曾在华泰联合工作,他很有个人魅力,对投行建设也有一套办法。”一位罗凌的老同事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另外,民生的项目平均承销费率也有所上升,从去年的6.9%上升到今年的7.72%,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得益于民生钟情于中小项目的战略。据统计,民生还有14个项目已申报证监会,并没有主板项目的影子。
民生证券去年以来,也是小事不断。其保荐的八菱科技因询价机构不足而被中止发行,成为历史上第一例。去年12月,民生的两名保代马初进、张星岩就因“未能在科冕木业的招股书中作出业绩可能下滑50%的风险提示,持续督导不到位”而受到证监会的处罚。
而撬角而来的雷文龙在华泰联合任职时曾因篡改高德红外的招股说明书,在2010年8月被证监会警示处罚。
华泰联合整合收官,储备项目放量
2010年,华泰联合以承销23个IPO项目、10.62亿元的承销收入杀入投行收入排行前三甲,成为最大的黑马,但却在2011年大面积遭民生挖角,业绩一落千丈,只完成6单IPO,收入排名滑落至23名,尚不及东吴证券和国元证券。
2012年上半年,华泰联合重振旗鼓,已保荐6家上市,承销收入2.3亿元,排名第6。
“整合致使保代出走,项目流失,但随着整合收官,人员逐渐稳定,业务重新走上正轨。”一位接近华泰联合的人士解释说
而华泰联合的一位内部员工则表示:“投行做项目都是有周期的,公司去年项目不多,仅是进入了周期低谷,其实去年我们已经有很多项目堆在会里。”
目前华泰联合还有23个项目在会审核,排第6,项目储备仅次于国信、广发、招商、海通、中信建投,其中3个已预披,13个已进入落实反馈意见。
“未来华泰联合证券定位为专业投行子公司。”刚刚接任董事长的吴晓东曾对媒体宣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