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证监会通过投资者保护局负责人在
人民网答问的形式,集中回应了网民、投资者关注的九个方面的问题。此次答问包含了发行节奏、新股定价、新三板和国际板等普通投资者关心的焦点,耐心细致地解读了证监会的政策用意和市场化改革对资本市场的长期影响。答问的内容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不讲官话、套话,也不兜圈子,开门见山地摆事实讲道理,很有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本人的直率风格。
在众多国家部委中,证监会无疑是坐在火山口上的一家。它所主管的资本市场不仅关乎宏观领域的经济运行和微观层面的投融资,更牵扯方方面面的利益。自郭树清履新以来,市场化改革思路更为清晰,各项措施的推出和执行也极富效率。但一个根本性的矛盾在于,这些政策大多旨在改变长期的矛盾和失衡,其效果的显现也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而市场往往是功利的、浮躁的,要求立竿见影。改革要取得成功,既需要证监会有坚定的意志,也需要市场各方凝聚更多的共识。
在A股市场,投资者惧怕市场扩容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心理,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过去很多上市公司质量不高,甚至恶意圈钱。根治这一现象,需要加强监管、严厉打击虚假信息披露和造假上市等行为;同时创造条件,为资本市场引入更多质量好的上市公司和长期资金。单纯反对市场扩容,无益于提高市场的质量,甚至仅仅是维护了现有A股公司的高估值。投资者如果没有以合理的估值投资高质量的企业,则通过资本市场分享上市公司长期增长当然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发行审批和发行节奏方面,证监会的市场化改革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发不发新股、发多少新股由市场说了算”这句话,要让普通投资者听懂,并不容易。证监会为此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解释。
在答问中,证监会负责人称,2009年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推进以来,市场自我调节功能逐步发挥作用,投资者的自主博弈能力明显加强,市场约束机制不断强化。去年以来,相继出现了
八菱科技、
朗玛信息、
海达股份发行中止的案例。不少企业在发审委会议审核通过后推迟发行和上市,根据市场情况缩减发行规模,选择更好的发行时间窗口,有一些甚至撤回了申请,这说明市场约束正在对发行上市的企业数量和规模进行自主调节,这是非常积极的变化。
同时证监会还强调,预先披露招股书并不等于过会,过会也不等于发行,甚至也不是肯定将要发行,或在近期必然发行。如果投资者不接受发行人提出的价格,即使企业已经过会、拿到批文也可能无法成功发行。
监管部门人为地停发新股,事实上是一种行政管制行为,这种措施在历史上也并未改善市场环境。当前市场信心不足的根源是国内外经济下行的压力,而非社会资金供给不足。停发新股无助于改变弱市格局,反而有害于市场化发行体制改革的进程,对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害。
除了新股发行节奏问题,证监会还在答问中回应了机构投资者行为散户化的现象,认为这种现象的确值得研究。而对于国际板和新三板等同样会带来扩容忧虑的市场创新,证监会也予以了正面回应。
在新三板方面,答问指出新三板挂牌的是非上市公众公司,与上市公司有着本质区别,且企业规模很小,融资方式也是对特定投资者的定向募集,不会对A股市场造成分流现象。
对于国际板,答问则坦承国际板推出的传言的确对市场造成了影响;目前国际板还处在制度设计、方案论证和规则制定阶段,何时推出还没有时间表。证监会表示,国际板涉及复杂的法律、会计和跨境监管问题,需要大量的沟通协调和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认真研究、准备和论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